疫情期間人們外出減少,帶動了外賣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韓國統(tǒng)計廳近日發(fā)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韓國外賣交易額同比增長近八成,隨著近期韓國提升防疫措施等級,人們對外賣的需求再度增加,不少外賣平臺已經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
韓國統(tǒng)計廳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韓國外賣交易額達到12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714億元,同比增長78%,不到九個月就超過了去年全年的交易額。近期韓國疫情形勢再度惡化,本月24日首都圈提高防疫措施等級,咖啡廳只允許外帶,普通餐廳晚上九點后禁止堂食,外賣行業(yè)更加繁忙。韓國知名外賣平臺統(tǒng)計顯示,提升防疫等級當天的外賣配送量較前一日增長了11.5%。
由于訂單量陡增,外賣送餐時間被延長,部分外賣平臺甚至出現配送員不足導致訂單積壓的情況。目前韓國已經有外賣平臺施行高峰期限訂措施,比如在韓國外賣配送量最大、辦公樓集中的首爾市江南區(qū)和瑞草區(qū),午飯時間,消費者只能訂購1公里以內餐廳的外賣,限制措施實行的時間根據訂單量和外賣配送人手來決定。
韓國不少餐飲商家表示,如今外賣占到了總銷售額的三到五成,韓國政府近期也計劃將餐飲領域的消費刺激政策擴大到外賣方面,面對不斷擴大的外賣市場,韓國外賣平臺展開“搶人大戰(zhàn)”。有的平臺取消給配送員按配送距離追加補貼的上限標準,有的平臺則根據配送量、天氣等因素制定靈活的補貼制度,還有的平臺向新加入的配送員提供最多約合人民幣1.2萬元的新人補貼。
然而,外賣平臺給配送員提高的補貼待遇,很大一部分是由使用平臺的商家買單。面對競爭激烈的外賣市場,商家不僅要向外賣平臺交納廣告費來提高曝光度,還要在微薄的利潤中扣除配送費以及最高達12.5%的外賣平臺傭金抽成,無疑讓目前的經營雪上加霜。(來源:央視)
搜索更多: 外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