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天下匯頻道 >> 正文
馬斯克創(chuàng)造了歷史!人類首個商業(yè)載人航天飛船發(fā)射成功!

  剛剛,馬斯克創(chuàng)造了歷史!

  美國東部時間 2020 年 5 月 30 日下午,在全球網友云注視下,人類歷史上首個商業(yè)載人航天飛船——SpaceX DM-2 龍飛船(Crew Dragon),在美國弗洛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 39A 發(fā)射場,正式發(fā)射成功!

  對此,馬斯克在 27 日擬發(fā)射時表示:

  This is a dream come true, I think for me, and everyone at SpaceX.

  可以說,這是人類在航天領域的一次壯舉,它揭開了人類商業(yè)航天的序幕。

  當然,對于馬斯克來說,這意味著他那聽起來無比瘋狂的移民火星計劃,跨出了堅實的一步。

  這一次,馬斯克和 SpaceX 再次成為全球焦點,并且由此載入史冊。

  一次史無前例的壯舉

  無疑,SpaceX 首次載人試飛是一次史無前例且意義重大的冒險之旅。 

  這是美國在 2011 年之后首次在美國本土執(zhí)行的載人航天任務,同時也是首次由私人航天器將人類送往國際空間站。 

  就連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也在 27 號去到了發(fā)射現(xiàn)場,此時恰逢美國競選,SpaceX 龍飛船任務的圓滿執(zhí)行無疑是特朗普的最佳競選廣告(當然,后來因為天氣原因,這次任務 27 號沒有成功進行,改在 30 號,特朗普白來到了現(xiàn)場)。

  可以說,這次的發(fā)射任務,有點兒“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意味,而 SpaceX 與 NASA 自然是做了周全的準備。

  事實上,龍飛船最初的發(fā)射時間為美國東部時間 5 月 27 日 16:44 ,不過,由于當時氣候狀況不佳,氣象專員擔心發(fā)射可能會“引發(fā)閃電”,所以將龍飛船發(fā)射時間延至今日。

  首次執(zhí)行載人航空任務的是 SpaceX 研發(fā)的載人龍飛船,其運載火箭為“全新獵鷹 9 號 B5 火箭”。

  “獵鷹 9 號”火箭的強大已無需贅述,2011-2020 年間,SpaceX 承接的多次發(fā)射任務都是由它完成的。

  對于”龍飛船“的太空艙,不同于其他航天器的繁瑣手動操作,龍飛船艙內極具科技感,飛行信息會顯示在屏幕上,相關引擎的控制也是通過觸摸屏進行。 

  用外媒的話說,就像是用大型 iPad 駕駛飛船。

  并且,它還是一艘自動駕駛的飛船,能夠自行規(guī)劃出通向國際空間站的路徑。不過,為進一步提升安全保障,宇航員們還是要練習手動操作飛行。

  值得注意的是,龍飛船擁有先進的緊急逃生系統(tǒng)——安裝在飛船側面由 8 個發(fā)動機組成的推進器,這一系統(tǒng)能產生約 1.5 萬磅的推力,將太空艙升到離地面 1500 米的高度,因此緊急情況下能夠對宇航員起到保護作用。 

  雖說首次商業(yè)載人航天任務的“甲方爸爸”是 NASA,但 SpaceX 儼然將各個環(huán)節(jié)變成了自己的主場,無論是發(fā)射前的特斯拉 Model X 接送,還是復聯(lián)設計師監(jiān)制的看起來像“賽車服”的宇航服,細節(jié)之處,盡顯 SpaceX 的色彩。

  不得不說,這很有馬斯克 Style。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龍飛船成功發(fā)射并不代表此次任務的完結。在整個任務流程中,發(fā)射僅是任務開始的第一步。

  在整個任務執(zhí)行的流程中,獵鷹 9 號發(fā)射升空進入軌道,升空大約 2.5 分鐘后,獵鷹 9 的第一級助推器將與上級分離回到地面。 

  在第一階段分離后,火箭的第二階段將為其引擎點火,六分鐘后,乘員龍?zhí)栵w船將脫離火箭的第二階段。

  航天器在一系列的分離之后,將逐步接近國際空間站并自動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到達空間站后,宇航員開始執(zhí)行太空任務,隨后返回。 

  只有宇航員安全回到地球,載人飛船任務才能被視為圓滿完成。不過,目前尚未能確定執(zhí)行任務的時長,據(jù)官方估計,短則一個月,長達四個月。

  兩位勇敢的冒險者

  在此次載人航天任務中,主角不僅是硬核的龍飛船,還有兩位勇敢的冒險者—— 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

  其中,Bob Behnken 將擔任聯(lián)合行動指揮官,Doug Hurley 是龍飛船的指揮官。

  作為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自然來頭不小。兩位宇航員的光鮮履歷,非常人能及。 

  現(xiàn)年 49 歲的 Bob Behnken 已執(zhí)行過兩次航天飛機飛行任務前往國際空間站。截至目前, Bob Behnken 已經進行了 6 次太空行走,在太空中待的時間已超過 29 天。

  同樣,另一位宇航員 Doug Hurley 也曾執(zhí)行過兩次航天飛機飛行任務(STS-127 與 STS-135),其太空記錄超過 27 天。 

  值得一提的是,Doug Hurley 還是美國航天飛機退役前最后飛行任務的執(zhí)行者,是坐過“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的人。

  更為令人感到震驚的是,Doug Hurley 現(xiàn)已 53 歲了。

  另外,新冠疫情的肆虐,也對宇航員執(zhí)行飛行任務造成了阻礙。為此,在執(zhí)行任務之前,兩位宇航員需經過嚴格的病毒檢測工作以及隔離措施,確保不會將病毒帶進太空。

  并且,此次飛行任務的風險性并不低——根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本次發(fā)射發(fā)生致命事故的幾率約為 1/276,發(fā)生非致命事故但導致發(fā)射失敗的幾率為 1/60。

  不過,他們對此十分樂觀。Bob Behnken 表示:

  我認為我們對此真的很滿意......隨著載人龍飛船投入運行,它的進化變得越來越安全,這是我們真的很感激的事情。從某種意義上說,在我們有機會登上獵鷹 9 號火箭之前,所有其他為人類太空飛行計劃做出貢獻的任務都是一項測試任務,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另外,Bob Behnken 還補充稱,他與 Doug Hurley 已合作了近 5 年,對任務出現(xiàn)的差錯有很強的洞察力。他強調,僅僅是在理解正在發(fā)生的不同情況方面,就已超過了有史以來的任何宇航員。

  盡管這是一項危險系數(shù)很高的任務,但兩位宇航員們都表示家人給予了很大的支持。(吃個瓜,兩位的配偶也都是宇航員)。Doug Hurley 還曾在社交平臺生曬出了其兒子繪制的龍飛船,盡顯溫馨。

  對技術與伙伴的信任,來自家人的支持,或許就是 Bob Behnken 和 Doug Hurley 的底氣。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馬斯克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