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平臺不再全面支持超級主播
不光是資本和企業(yè)家,就連一直給超級主播流量傾斜、讓超級主播們被更多人看見的平臺,也開始不再給超級主播提供全面的支持了。
我們從頭說起。
在直播帶貨剛興起的時候,其實是遭受了許多的質(zhì)疑的。
因為彼時貨架電商正如火如荼,而且相對于線下店來說,它完全打破了空間、時間的限制,讓消費者、商家都找到了一種方便、快捷的方式買賣產(chǎn)品。
可到了直播帶貨這里,時間、空間的無限制似乎又消失了,在一個小小的直播間里,只能聽主播介紹幾件到幾十件不同商品,可供選擇的商品少、時間還受限制。
這條路能不能走得通,好像也不太確定。
而那時候,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的崛起,不僅消除了大眾的質(zhì)疑,還通過巨大流量和帶貨能力,推動了直播電商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平臺電商的繁榮。
淘寶直播通過打造超級主播,成功吸引商家入駐,GMV逐年飆升,至2023年已近萬億元規(guī)模;快手與抖音也緊隨其后,通過扶持辛巴、羅永浩等主播,實現(xiàn)了直播電商的快速增長。
這些超級主播憑借流量優(yōu)勢,在銷售鏈中占據(jù)強勢地位,要求品牌提供最低價,并收取高額坑位費和傭金。
盡管成本高昂,但許多品牌方仍趨之若鶩,因為這是他們能夠得到快速曝光和銷量增長的捷徑。
一時之間,直播帶貨熱火朝天,雙十一、618期間不去李佳琦、薇婭等超級主播的直播間搶貨就是不完整的,嚴重的時候,李佳琦等超級主播的直播間還會被擠爆……

2022年李佳琦直播間被擠爆
但是那時候,在這些主播的直播間買東西,的確是比較劃算的。
可隨著直播帶貨的熱潮逐漸散去,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
在早期,直播電商的流量成本是相當?shù)偷模呻S著競爭逐漸加強,無論是超級主播的高坑位費還是需要壓到極致的產(chǎn)品價格,都讓直播帶貨的性價比越來越低了,許多品牌都逐漸難以承擔。
低價曾是直播間的殺手锏,卻也成了雙刃劍,擾亂了品牌的價格體系,甚至對整個供應鏈造成壓力。
此外,熱潮過后,無論是商家還是消費者,都逐漸從對直播帶貨的狂熱狀態(tài)下抽出身來,逐漸回歸理性。
而對于平臺而言,超級主播既是香餑餑也是定時炸彈,他們的巨大影響力一旦失控,便可能引發(fā)連鎖反應,影響平臺的穩(wěn)定。
近年來,一系列負面事件頻發(fā),從辛巴的假貨風波到薇婭的稅務問題,再到李佳琦言行失當引發(fā)的輿論風波,直播帶貨的行業(yè)信譽可以說是屢遭重創(chuàng)。
更重要的是,超級主播的壟斷地位開始阻礙各個平臺的內(nèi)容生態(tài)與流量平衡。他們占據(jù)了大量資源,導致中小主播生存艱難,平臺內(nèi)容單一化。
有行業(yè)內(nèi)部人士就曾經(jīng)抱怨過超級主播的問題:“拿著集團最好的流量扶持和戰(zhàn)略資源,賺來的錢都落入了自己的口袋,破壞了集團原有的產(chǎn)業(yè)鏈條,還要不斷挑戰(zhàn)集團客戶的底線。”
“甚至隨著頭部主播吃掉市場上大部分資源以后,燒錢做廣告不一定能拿到好宣傳和銷量。就算拿到了,觀眾也只會感謝主播拿到了好的折扣,而不是感謝品牌的讓利。”
無論是品牌方還是平臺,都不想看到這些事情繼續(xù)發(fā)生。
因此,在直播帶貨逐漸走入下一個階段時,平臺也開始不再將資源全面傾向超級主播。
在此之后,普通主播還想成為超級主播,只能說是難上加難了。
而董宇輝,就是在這個拐點前,興起的最后一個超級主播。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