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這波消費券熱度
飲品店有哪些機會?
1、“熱到融化”,消暑是第一剛需
全國持續(xù)高溫,清涼消暑成為了飲品的關鍵詞。
比如,提供清涼感的薄荷飲品在今夏走紅,益禾堂的薄荷奶綠在品牌抖音首播中賣出了60萬杯,最高單店一天賣出800+杯。
綠豆作為全民解暑神器,熱度也不斷走高,繼初夏滬上阿姨綠豆牛乳冰回歸之后,近幾天,CoCo都可上架了綠豆牛奶冰和生椰綠豆冰;書亦燒仙草也上新了綠豆燕麥冰冰、綠豆燕麥燒仙草以及限量款綠豆燕麥冰淇淋。
2、突出“解渴性價比”,大桶裝才能喝過癮
今年的消費者,格外注重性價比。
從秋天的第一杯到秋天的“第一桶”,“大桶裝”產品持續(xù)火爆,奈雪的茶、樂樂茶、茶百道、古茗、蘇閣鮮果茶、圓真真等品牌都在上。平價大容量的飲品,更容易向消費者傳遞劃算、過癮的感受。
3、算好成本賬,借力平臺高效獲客
不少飲品店在餐飲消費券的基礎上,疊加折扣飲品、優(yōu)惠套餐等福利,讓利顧客,刺激消費者潛在需求,吸引更多的消費人群。
以北京地區(qū)為例,如書亦燒仙草、CoCo都可、7分甜、和氣桃桃等多個品牌都在外賣平臺上架了折扣產品,茶太良品還推出了第二杯0.01元的特惠飲品,以實現引流。
歸根結底,借力消費券及平臺,對飲品店來說,是實現促銷、引流獲客的方式,至于如何承接,如何留住,如何算好成本賬,就看品牌如何把握了。
來源:咖門 張瑾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飲品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