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唯品會銷售的古馳腰帶被質疑為假貨,引發(fā)了公眾對奢侈品電商售假的強烈關注。其實這并非個例,中國商報記者發(fā)現(xiàn),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對只二等奢侈品電商平臺售假的投訴多達百條。真假難辨讓主打“正品保障”“價格親民”的奢侈品電商總是讓人愛不起來。奢侈品電商如何破解假貨“魔咒”?
真假貨難鑒別
近日,一位消費者在唯品會購買了一條古馳腰帶,收貨后將商品送往得物App進行鑒定。得物App給出的鑒定證明顯示,該古馳腰帶為假貨,一時間將平臺售賣假奢侈品事件推向高潮。其實唯品會事件并非個例,中國商報記者在黑貓投訴平臺看到有不少消費者質疑買到假奢侈品的投訴。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一位匿名用戶發(fā)起投訴表示,其在奢侈品垂直電商平臺只二買了一雙古馳37碼草莓老爹鞋,平臺上顯示該商品及配件鞋盒都是原裝正品,但之后在優(yōu)奢易拍平臺上進行鑒定,結果為假,并出具了鑒定證書。
奢侈品被鑒定為假貨,為何退貨依然困難?其實對于第三方鑒定機構的鑒別結果,商家未必會支持。唯品會建議消費者在對商品有疑慮時,可選擇有鑒定資質的權威鑒定機構進行鑒定,未有鑒定資質的第三方機構或平臺出具的鑒定報告不具有法律效力,也不能作為判定商品真?zhèn)蔚囊罁?jù)。
有網(wǎng)友表示,優(yōu)奢易拍等本身并非國家認證的專業(yè)奢侈品鑒定機構,鑒定結果未必可靠。
“一些平臺自賣自鑒,消費者有顧慮也是必然的。”中國奢侈品聯(lián)盟榮譽顧問張培英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奢侈品牌幾乎都不設立鑒定部門。一般品牌方只對專柜售出的產品負責,而不對其他渠道賣出的商品的真?zhèn)螁栴}負責。
此次唯品會事件,古馳的回應也印證了這一點。古馳中國表示,已經(jīng)關注到唯品會與得物鑒定爭議的新聞,對此暫時不發(fā)表意見,并表示古馳保證消費者在官方渠道購買的一定是正品,官方渠道包括品牌直營店、官方網(wǎng)站以及相關授權渠道。
為何奢侈品牌不愿對非官方渠道售賣的商品出具證明?張培英表示,一些奢侈品牌在專柜售賣的產品也需要去庫存,這就需要通過第三方進行銷售,但為了保護聲譽,官方一般不會承認。
鑒定機構的鑒定結果難以服眾,而為了保護聲譽,幾乎所有奢侈品精品店都不會接受消費者的鑒定要求。這讓線上平臺售賣的奢侈品是否為真貨的問題得不到解答。張培英表示,真假貨問題一直是限制奢侈品電商發(fā)展的“絆腳石”。
平臺需構建高壁壘
真假貨問題難解,消費者難與平臺建立信任關系,讓奢侈品電商一直被認為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張培英表示,奢侈品電商對于一些產品的來源并沒有詳細描述,所以很難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品牌更是不愿授權,周而復始,很難形成穩(wěn)定的用戶客群和良好的口碑。
消費者顧慮重重,售假事件頻出,導致奢侈品電商平臺很難穩(wěn)步發(fā)展。消費者王小姐表示,沒有品牌授權的電商平臺,給人感覺就是不靠譜。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奢侈品電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