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易果生鮮CEO張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易果生鮮已進入破產重組。天眼查數據顯示,易果生鮮、云象供應鏈和安鮮達已于7月30日進入自愿破產重組。
說到易果生鮮,或許對大多數人來說并不是那么耳熟能詳,但是成立于2005年的它,卻是中國第一家生鮮電商。自成立以來,易果生鮮先后受到阿里、蘇寧、KKR投資等知名企業(yè)的投資和控股,先后完成7輪融資,累計融資超59.3億元。
那么,這個曾經被資本青睞的電商生鮮,又是如何走到今天破產重組地步的呢?
節(jié)節(jié)敗退的易果
2013年至2017年,易果先后獲得了阿里巴巴四輪投資,在這期間,易果在訂單上也表示出了對于阿里的高度依賴。根據2017年的數據,易果生鮮的訂單有九成來自天貓超市。
此外,阿里巴巴的訂單也對易果在批發(fā)、分銷、零售、線上線下餐飲全渠道進行了覆蓋。據媒體報道,截至2018年,阿里巴巴的訂單占據了易果全渠道訂單的一半。
然而隨著盒馬生鮮的到來,易果失去了絕大部分直面消費者的C端交易業(yè)務,開始“由臺前走向了幕后”,開始了向B端的轉變,也就是上游端的云象供應鏈和下游履約端的安鮮達冷鏈物流。
只不過,在因挪用阿里對安鮮達的專用款至云象供應鏈而徹底失去C端天貓生鮮運營權之后,其重資投入的上游供應鏈和下游物流配送開始面臨嚴峻挑戰(zhàn)。而其較高水平倉配成本也使其陷入了更加嚴重的虧損。
此外,易果集團內部還存在著內部腐敗的問題。
中國裁判文書網2019年2月公布的一份刑事判決書顯示,2015年12月至2018年3月,被告人王某某在擔任上海易果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負責人及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東區(qū)負責人、路網規(guī)劃與管理總監(jiān)期間,利用職務便利,在業(yè)務往來過程中多次收受供應商給予的財物。
其還為上述供應商成為上海安鮮達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的服務商及開展相關業(yè)務提供便利。經審計,被告人王某某計收受賄賂款共計人民幣44.5萬元。
貪污現(xiàn)象也暴露出了其內部管理機制的缺失。這樣的現(xiàn)象在生鮮電商行業(yè)并不少見。例如去年的失敗的呆蘿卜,也存在監(jiān)管無效、商戶和員工聯(lián)合起來一起“薅資本羊毛”的現(xiàn)象。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生鮮電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