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盲盒引發(fā)行業(yè)變革?
一直以來,盲盒似乎都是Z世代的游戲,但此時此刻,盲盒已經破圈,直接蔓延到“家庭主婦”這一群體。
有了生鮮盲盒,“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吃什么了”,抽到什么炒什么。
生鮮盲盒一下子解決了我們“吃什么”的人生難題,跟餐館里推出的“隨便炒”有異曲同工之妙。
生鮮盲盒通過滿足用戶的獵奇心理和好奇心達到經營流量的目的,已然成為生鮮玩家新的武器。
生鮮盲盒有這么多的好處,那么問題來了,生鮮盲盒真的能帶來生鮮行業(yè)的重新洗牌嗎?
應該不會!
首先,生鮮盲盒只是利用了盲盒經濟的獵奇心理,讓人們產生沖動消費,隨著模式的泛濫,沖擊力會越來越低。
盲盒之所以成為行業(yè)現(xiàn)象,與公仔天然的收藏價值有關,并且有炒作的升值空間。
生鮮盲盒只是一種食物,而且保質期極短。當然生鮮電商也可以炒,只是此炒非彼炒。
其次,生鮮電商終究還是零售的生意,生鮮盲盒只能起到制造噱頭、引流的作用。但其根基還是體現(xiàn)在強大的供應鏈能力與倉配體系上,這才是破局之道。
換言之,對生鮮電商而言,生鮮盲盒只能錦上添花,難以雪中送炭。
你以為是模式顛覆,其實就是去庫存
不過,對于模式比較成熟的生鮮電商而言,這種“錦上添花”式的助推也不容小覷,特別是去庫存方面。
生鮮保質期短,庫存難度大,一旦滯銷,商家鴨梨山大。
以前商家是通過促銷打折的方式拋售,如果優(yōu)惠力度過大,消費者會認為質量不好,而力度過小,又會導致無人問津。
這個時候,盲盒模式就能解決這個痛點,找到一個平衡點。以適當?shù)恼劭圩鳛楫a品散播的推動力,以盲盒模式誘發(fā)消費者占便宜的心理,讓其不斷探尋利益最大化,再輔以“博彩”抽獎元素,消費者跑步拆盒成為現(xiàn)實。
有活動顯示,生鮮盲盒相比普通生鮮團購的銷量要高出近一倍,如果有抽獎活動,基本上是上架即售空。
本來為了拆一盒香椿,結果買了秋葵。對平臺而言,即使是秋葵,也要讓消費者感覺到沒有買貴。用戶也不會因為生鮮商品不符合預期,而找平臺維權。
低價不能促使消費者購買不需要的生鮮,但盲盒卻可以。
通過盲盒模式,使庫存比較大、銷量較小、臨期生鮮能在不知不覺中銷售出去,生鮮盲盒在調整庫存層面具有傳統(tǒng)式降價營銷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說,生鮮盲盒是生鮮供應鏈、終端去庫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生鮮盲盒或許能開辟一條全新的營銷推廣之路。
來源:電商頭條 作者: 風清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生鮮電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