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5日,中國企業(yè)領袖年會開場演講,柳傳志、李彥宏等企業(yè)家之后,劉強東壓軸發(fā)言,開口就發(fā)難:前面講得都太溫良恭儉讓了,大家應該誠實一點,別怕沖突(大意)。他眼光投向臺下的張近東,笑道:近東大哥,曾經“京東增速比蘇寧易購快,就送蘇寧給他”的賭約,咱們是不是可以考慮再聊聊了?
作為媒體人,真是懷念這樣的劉強東啊。
如今,劉強東從公眾面前消失了。哪怕6月18日京東在香港二次上市的重要時刻,劉強東也沒有出現,站C位帶隊敲鐘的,是京東零售集團CEO徐雷。當時我在舉行上市儀式的京東總部現場,京東人告訴我,劉強東就在總部里,我情不自禁地抬頭望了望,仿佛劉強東會從高處某扇窗口探出頭來。
相隔沒幾天,黃崢也“退居二線”,將CEO職位交給了聯合創(chuàng)始人陳磊,自己專注于拼多多的長期戰(zhàn)略。他言必稱“本分”,最近有篇文章稱他為“老實人”,不過老實人黃崢也有氣沖牛斗的時候,比如2018年拼多多上市前的動員大會上,黃崢放下了狠話,要三年超京東,十年戰(zhàn)阿里。
黃崢和劉強東似乎從未同臺,如果兩人狹路相逢,劉強東會不會像當然跟張近東那樣,伸出手來:黃崢老弟,咱們來打個賭!
如今拼多多市值已經高于京東,不過要說“超”,京東肯定不服氣,因為衡量企業(yè)成就的標準并不止市值這一條,拼多多在市值上暫時領先,但京東在其他一些維度上保持優(yōu)勝。雙方的競爭,顯然是一場持久戰(zhàn)。
目前來看,這場戰(zhàn)爭沒有失敗者,因為雙方都通過競爭迅速成長壯大,不久之前,京東和拼多多市值均越過了1000億美元大關。而和雙方均保持競爭關系的電商老大阿里,市值也一路扶搖直上,沖破了5萬億港元。
反而是滴滴慘遭池魚之殃。自從BAT、TMD深入人心以來,中國互聯網公司的“封神榜”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字母榜”(沒錯,這就是字母榜名字的由來)。后來者無不以擁有一個字母為榮。有上位就有掉隊。作為TMD中的一員,滴滴如今明顯落后于字節(jié)跳動和美團,以市值而論,拼多多(PDD)和京東(JD)更配得上D這個字頭。不過,一頂王冠戴不到兩個國王頭上,何況電商巨頭向來勢不兩立。在這個意義上,京東和拼多多的長期競爭,不妨稱為“奪D之戰(zhàn)”。
與此同時,兩家公司同處阿里的陰影之下——目前阿里市值6751億美元,是兩家公司市值之和的3倍。
雙方的互相攻伐,既可能對阿里形成合力圍剿,稍有不慎,也可能遭遇阿里的致命一擊。
奪D之戰(zhàn)也是奪“嫡”之戰(zhàn)
隨著劉強東和黃崢退居二線,舞臺中央交給了徐雷和陳磊。他們的表現不止關系到兩家公司的成敗,更直接影響到自身的命運。接班人的位子,其實是一把鐵王座。到目前為止,也沒見有哪家中國互聯網公司完美解決了接班問題,哪怕這方面做得最好的阿里,也折了衛(wèi)哲和陸兆禧兩員大將。
原本三料總裁加身、張勇之后不做第二人想的蔣凡,由于緋聞,變故陡生。雖然環(huán)顧阿里電商體系內,仍然沒有人能跟蔣凡競爭接班人之位,但他必須帶領本來就百尺竿頭的淘寶天貓更進一步,用業(yè)績征服阿里內外,接班人的位置才能恢復穩(wěn)固。
就像當年張勇上位,是通過天貓遏制了京東,蔣凡的卷土重來,必然會對徐雷和陳磊形成強大壓力。對吃瓜群眾來說,這場“奪嫡之戰(zhàn)”,想來分外好看。
奪D大戰(zhàn)的D還有第三重意思,那就是“代”——不論徐雷、陳磊和蔣凡表現如何精彩,他們打的終究是一場代理人戰(zhàn)爭,劉強東鮮少出現在公眾面前,并不意味著他已經放下了權杖;黃崢讓出現在的日常管理權,歸根到底,是想將未來攬入懷中。阿里那邊就更不用說,蔣凡執(zhí)行的,終究是張勇和馬云的意志。
這場已經拉開大幕的奪D之戰(zhàn),將構成未來幾年電商競爭的主旋律,字母榜將持續(xù)予以關注。不過劉強東隱身幕后,黃崢更加淡出,這場大戰(zhàn)就好像《三國演義》里缺了張飛夜戰(zhàn)馬超這一章,未免少了些快意。
陳磊和徐雷都是陪著創(chuàng)始人打江山的功臣,都有著和老大長達13年的并肩作戰(zhàn)史。
陳磊和黃崢一樣,屬于別人家的小孩。高中時兩次代表國家隊參加信息學奧賽,拿到金牌和銅牌,之后保送清華計算機系,2001年畢業(yè)后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深造,和黃崢成為同學,一路深造拿到計算機科學的博士學位。
兩人的關系很快從同學延伸到搭檔。2007年黃崢離開谷歌回國創(chuàng)業(yè),第一家公司電商平臺歐酷網的架構工程師就是陳磊,之后黃崢的每一次創(chuàng)業(yè),從樂其、尋夢游戲、拼好貨再到拼多多,陳磊都是黃崢的左右手。而由他操盤的拼多多社交裂變技術,就是拼多多得以從京東、阿里的夾縫中脫穎而出的主要力量。
陳磊是典型的技術人才,同樣是公司聯合創(chuàng)始人,拼多多上市前的多次對外發(fā)言,都由達達出面。陳磊的幾次臺前發(fā)聲,都在強化技術本質,要么為拼多多分析產品技術,要么做時代技術前瞻。他也沒有表現出和黃崢一樣的表達欲,需要開個公眾號來尋找思想出口。
陳磊的上位,和拼多多的內在特質契合。黃崢本人就是技術出身,對外多次強調拼多多是一家以技術為導向的公司。據拼多多3月發(fā)布的年度財報顯示,2019年拼多多的研發(fā)費用38.7億元,同比2018年的11.16億元增長247%,平臺研發(fā)費用占收入比的12.8%,高于互聯網行業(yè)平均水平。近6000名員工里,50%以上是技術工程師。
京東的接班人和陳磊氣質完全不同。2017年年初,劉強東在京東集團的開年大會上發(fā)出吶喊:未來12年我們只有三樣東西,技術!技術!技術!
2年后,京東集團的CEO位子傳給了徐雷。一個資深營銷人才。
徐雷是正經的大院子弟,屬于北京老炮兒的存在——大花臂、戴耳釘、愛搖滾,能侃會聊、能喝酒,周末愛在足球場上嘶吼。
2007年被投資人徐新拉進京東,擔任市場營銷顧問,迄今13年,一路扶搖直上,從市場營銷部負責人到集團CMO(首席營銷官),打出京東618購物節(jié)概念,和阿里“雙11”分庭抗禮,而今年618的這場電商盛宴,京東不僅交出2692億的成績單,趁熱打鐵在同一天赴港上市,市值超7200億港元。
這一串組合拳下來,徐雷的上位順理成章。據說,徐雷也是京東內部,少有的能跟劉強東爭論的高管。
但和陳磊的晉級屬于企業(yè)組織正常調整不同,徐雷的接班是臨危受命。
整個2018年,京東股價跳水60%,業(yè)績虧損23億,再加上創(chuàng)始人劉強東的明州風波。當年年底,京東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將徐雷推到臺前,任輪值CEO,所有事業(yè)群以及各業(yè)務部的負責人,直接向徐雷匯報。
2019年年初,徐雷前腳代替劉強東,第一次以CEO的身份站上京東年會演講臺,后腳帶著陳生強、王振輝出席達沃斯——此前一年,劉強東和奶茶妹妹章澤天恩愛出席,組了一場萬億飯局,用宿遷英語在50多名世界級商業(yè)人發(fā)表了長達12分鐘的演講——以此成為京東新舊交班的標志。
從目前處境來看,徐雷和陳磊壓力都不小。
拼多多在各項數據上超過京東。2019年10月,黃崢提前2年完成目標,GMV超過京東,體量上成為中國第二大電商平臺。平臺年活躍買家數5.852億,超過京東的3.62億。2020年Q1,拼多多收入同比增長43.9%,增速超過京東的21%,如今市值也比京東高出數十億美元。
作為接班人,陳磊需要守住家業(yè),帶領拼多多再上一個高峰——10年戰(zhàn)阿里。
徐雷則要證明自己,帶領京東重回巔峰。今年6月17日,京東赴港上市的前一天,徐雷接受彭博社采訪,被問到應對拼多多的威脅。徐雷嘴上說著:我不太在乎只成立了4年的公司。實際卻是亦步亦趨,孵化京喜卡位社交電商,和拼多多打響下沉市場反擊戰(zhàn)。眼見拼多多2億美元國美零售可轉債,緊隨其后戰(zhàn)略投資國美。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