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齊物流短板
極光大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拼多多的新增用戶中有44.2%來自二線及以上城市,呈持續(xù)上升趨勢。
盡管拼多多已經(jīng)成功從“五環(huán)外”接近“五環(huán)內”,但目前平臺仍受到山寨、劣質標簽困擾,未能完全擺脫低價商品質量帶來的信任問題。
出于對提升商品品質、升級品牌的考量,拼多多一手嚴厲打擊假貨,一手引入網(wǎng)易嚴選、小米入駐開店,重點對iPhone等中高端品類進行“百億補貼”。今日上午,拼多多又宣布與國內兩大權威球鞋鑒別平臺達成鑒別服務合作。
另外,家電、家居產品客單價高,有益于拼多多擴充高客單價品類。
拼多多2019年人均交易額1720.1元,低客單價特征仍十分明顯。
而要真正攻入“五環(huán)內”,除了靠“百億補貼”的強力補貼拉動外,也需要更多有價值的品牌商品和服務,來滿足“五環(huán)內”人群的中高端需求。
從這個角度看,國美能讓拼多多助推正品行貨的訴求得到滿足,所起到的示范效應也將吸引更多品牌入駐拼多多。
在物流方面,與淘寶、京東、蘇寧等擁有自建物流相比,拼多多短板明顯。多個跡象表明,拼多多在物流方面正在加速布局。
2019年3月,拼多多開始推廣電子面單,接入了7家快遞公司。當年8月21日財報電話會議上,CEO黃崢表示,拼多多正在開發(fā)“新物流”技術平臺,將采用輕資產、開放的模式,專注于通過技術為商家和用戶提供解決方案。
市場也出現(xiàn)拼多多尋求入股韻達、極兔速遞為“拼多多系”物流企業(yè)的傳聞,但拼多多官方都無公開回應。
物流的重資產模式,實際上與拼多多發(fā)展戰(zhàn)略不甚不符,在物流上全面發(fā)力難度較大。利用國美相對成熟的物流體系,不失為一種可替代選擇。
國美2019Q1財報顯示,國美已有倉儲面積達到3百萬平方米,全國各地倉庫數(shù)量達到2186個,覆蓋國內92%的城市,并在超過4萬個鄉(xiāng)鎮(zhèn)有完整的配送網(wǎng)絡。利用中心倉和點倉的互相配合,商圈3-5公里范圍內可做到2小時極速達。
熱衷在供給側進行改革的拼多多,這次合作瞄準上國美強大的供應鏈也不讓人奇怪。
財報顯示,國美零售技術賦能效果開始顯現(xiàn),供應鏈能力正在優(yōu)化。報告期內,國美零售存貨周轉天數(shù)從64.19下降到56。
除了安迅物流,國美管家也能夠提供包含家電維修-清洗保養(yǎng)-以舊換新在內的家電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家·生活」服務解決方案。數(shù)據(jù)顯示,國美管家擁有服務網(wǎng)點6000余個,已為超1500萬用戶提供相應服務,訂單量同比提升76%,服務第三方化占比30%以上。
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價格已經(jīng)不再是衡量商品價值的唯一標準。用戶對于品質、服務的追求,也倒逼著平臺在供應鏈、物流的改革上加快升級,拼多多選擇的合作模式,能夠以最快的速度幫助其補齊短板。
引入盟友,爭取時間
在爭奪最為白熱化的下沉市場里,拼多多與阿里、京東、蘇寧的較量日趨激烈。
阿里去年重啟聚劃算,直指拼多多,并打出了與拼多多“百億補貼”的相同旗號。年底,淘寶事業(yè)群成立了C2M事業(yè)部。今年三月,淘寶公布C2M戰(zhàn)略,并正式發(fā)布針對下沉人群的淘寶特價版。
京東把京東拼購改成京喜,作為對抗拼多多的重要武器,并將微信內重要的一級入口給到京喜。京東還通過全國各個產業(yè)帶工廠型商家,向京喜直供商品。
蘇寧易購正式發(fā)布C2M生態(tài),通過“工廠直供、蘇寧專屬”打造C2M爆品。截至2019年12月底,其所擁有的8216家各類互聯(lián)網(wǎng)門店中,深入下沉市場零售云加盟店達4586家。
2019年Q4,阿里、京東、拼多多的單季凈增用戶分別為1800萬、2760萬、4890萬,拼多多的增速驚人,其實力已經(jīng)不容任何一家電商小覷。拼多多的風吹草動,對手們都要應聲反擊。
拼多多與國美的合作,為自己增加了重量級的盟軍。除了幫助自己品類、物流和供應鏈方面補足短板,也為在下沉市場競爭中爭取更多的時間。
結盟將給電商生態(tài)帶來哪些影響?目前不得而知,但不禁讓人想起2015年,阿里以283億元戰(zhàn)略投資蘇寧,曾一度導致京東股價應聲暴跌6.27%。
(來源:億歐網(wǎng) 作者:梁希理)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