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看直播成為休閑娛樂、獲取資訊的方式,一些高度依賴線下場景的行業(yè)也紛紛通過直播進行自救
1、疫情以來,網民對移動互聯網依賴加大,互聯網的使用時長比日常增加21.5%

2、分行業(yè)來看,移動社交、新聞資訊、綜合電商、教育學習等行業(yè)滿足了網民獲取資訊、娛樂放松、生活日用、學習等不同需求,用戶量普遍上升,為觀看直播奠定用戶基礎

3、服務場景高度依賴線下的行業(yè)受疫情沖擊,紛紛開啟花式自救,線上轉型直播賣貨,政府部門也通過直播形式進行招商、推廣農產品等,直播新場景正在進一步拓寬

4、利用直播場景推動行業(yè)轉型,使直播不再是線上娛樂內容的生產工具,而是與商業(yè)業(yè)務場景結合越來越緊密,逐漸演變?yōu)榛A的業(yè)務工具,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

直播入口多樣化,邊界也在擴張,直播對于提升平臺用戶粘性和轉化效果突出
1、視頻平臺
1.1抖音、快手、B站等視頻平臺對直播業(yè)務空前重視,不斷擴展直播內容邊界,推進直播業(yè)務破圈

1.2抖音、嗶哩嗶哩直播業(yè)務增長突出,流量占比均明顯提升,而快手直播流量則穩(wěn)定在50%以上

1.3抖音短視頻、快手、嗶哩嗶哩等平臺除了直播疫情最新動態(tài)外,發(fā)起各類“戰(zhàn)疫”活動,吸引廣大網民參與

1.4直播對于提升用戶粘性作用巨大,典型平臺直播用戶對平臺的周人均單日使用時長都超過120分鐘,遠高于非直播用戶

1.5整體來看,典型平臺的直播用戶都以年輕用戶為主,其中,抖音和快手的直播用戶集中在19-35歲,而B站24歲以下的年輕用戶占比高達81.5%

1.6觀看直播的用戶線上消費能力更加突出,有利于各種付費場景的轉化

1.7直播破圈加速進行,除了各類網絡紅人外,國家博物館、知名酒吧等線下主體為網民提供線上逛博物館、云蹦迪直播,吸引了大批年輕用戶參與,高線城市用戶參與云蹦迪的比例也偏高

1.8央視新聞在快手進行24小時不間斷直播,李誕在快手嘗試直播互動沙發(fā)喜劇秀,線上“云串門”,吸引大量年輕用戶和低線城市用戶

2、直播平臺
2.1由于假期疊加疫情影響,用戶對于放松減壓需求增加,以斗魚、虎牙等為代表的游戲直播平臺,YY為代表的娛樂直播平臺在春節(jié)后用戶人數明顯上漲

3、電商平臺
3.1電商平臺在疫情期間加大對直播的支持力度,降低入駐門檻,為商家提供技術幫助,為滯銷農產品直播、云賣車、云賣房、實體店直播賣貨提供解決方案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