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動出擊的好處,在于優(yōu)先掌握了品質的話語權。
車厘子在銷售時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是,比誰的“個頭”大。市場上普遍用“J”(26-28mm)作為大小單位,從1J到4J,數(shù)字越大代表車厘子品質越高——甜,成色好,口感扎實。
如此細致的產(chǎn)品分級,為日后的層層分銷創(chuàng)造了更多溢價空間,同時也徒增了不少渠道商的配貨煩惱。
溫小婷算了筆賬,以JJ級別車厘子為例,今年普遍售價在每500g四五十元;但較高級別的JJJ定價直接就高出二十元。
“客人最喜歡買的還是集中在JJ這個檔位,一箱5斤的價格在260元左右,性價比很高。但能搶到3J或者4J的貨,肯定是可以賺的更多。”溫小婷說。
除個頭之外,品牌也是銷售價格的重要因素,品牌意味著品質,也意味著更高的價格。

“紅綠燈,阿樹這些品牌都特別好,口感,硬度都是市場上特別好的,但每船的貨很少。像一些大眾品牌,比如三藩市之類的。出貨量多,很多貨主都有,但是品質一般。”阿松說。
百億補貼下的“車厘子自由”
據(jù)阿松介紹,有些品牌保質期很短,有裂口情況或者果面沒那么光滑的車厘子,更適合拿來做性價比。
與往年的車厘子市場不同,今年更講究“性價比”,這背后,與電商平臺的下沉之戰(zhàn)不無關系。
“我們一半以上的車厘子消費,都在下沉市場。”聚劃算內部人員對「電商在線」坦言。
今年春節(jié),“百億補貼”成了電商平臺的關鍵詞,每年高喊的“車厘子自由”,自然成了補貼紅包下指向下沉市場的矛尖。
下沉市場成了這兩年的關鍵詞,“百億補貼”的背后邏輯是用價格補貼尖貨,觸達下沉用戶,對于“小鎮(zhèn)青年”們來說,去年還在高喊的“車厘子自由”,在今年則靠著紅包補貼得以實現(xiàn),這成了一門雙贏的生意。
2020年開年第一天,聚劃算就把智利車厘子打到了史上最低價,3J級大果10斤裝僅售258元,一斤只要25.8元。
而同樣品質的車厘子在市面上的售價大約在650元,紅包補貼下的聚劃算,相當于打了4折。
京東旗下的社交電商京喜今年也將車厘子作為主推貨品,2斤裝的J級車厘子在京喜上單獨購買的原價是118元,年貨節(jié)期間百億補貼后的拼團補貼價僅為52.8元,相當于直接在平日里的直供價格基礎上再打五折。
來自拼多多的數(shù)據(jù)顯示,平臺上智利車厘子銷量同比去年增長230%,其中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占大部分,但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和地區(qū)的銷售額增速高于一二線城市。
這背后是下沉市場的消費實力在釋放,當電商平臺一起圍繞下沉市場發(fā)力,當?shù)氐南M者接觸到進口產(chǎn)品后,逐漸培養(yǎng)了新的消費習慣。與此同時,北上廣寫字樓里的Tracy、Lucy過年回家變成二丫、翠花,他們把城市里的消費習慣也帶了回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當?shù)氐南M能級。
有里有面的車厘子,自然成了年貨節(jié)中平臺們不可放過的重要商品。
“電商的價格,對我們線下銷售確實有一些影響。”溫小婷說。
世紀聯(lián)華內部人士在接受「電商在線」采訪時說道,今年海運車厘子與往年相比價格高開高走,中間有較短時間價格回落,但受三四線市場下沉和線上等預售需求影響,車厘子價格行情高于去年同期,尤其是近期車厘子行情漲幅較大。
某種程度上來說,電商平臺的補貼大戰(zhàn),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進口車厘子價格透明時代的到來。過去,傳統(tǒng)經(jīng)銷渠道復雜的分銷鏈路,一方面層層推高了零售價格,另一方面“混賣”的情況也比較普遍。
“有些經(jīng)銷商會在J上做文章。”劍章坦言。
電商平臺的補貼誠意不容置疑,但J的秘密在平臺端也成了一種“性價比”技巧。
打開電商平臺,可以看到車厘子價格區(qū)間很大,低至百元以內,高的甚至上千元,而J級和品牌卻相差很多。

紅包補貼終究是一時的,當車厘子最終端的生產(chǎn)和運輸還不能被中國市場完全掌握之下,車厘子的定價依然存在許多變量,“車厘子自由”到底是誰的自由,或許還需要等待解答。
(來源:電商在線 楊泥娃)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車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