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盲盒營銷法則
法則一:不斷推出新系列款
只要新品不斷,用戶就永遠有了消費理由,而對于一個IP而言,新的系列款其實大多就是包裝設計上的改良,從制作上來說成本并不像全新產(chǎn)品研發(fā)那么高。比如匡威等帆布鞋品牌,可以通過品牌跨界聯(lián)合等方式,設計新印花不斷推出新系列,再通過營銷手段進行推廣,狂熱的匡威迷就永遠有動力買單。
法則二:設置盲盒專用“隱藏款”
“隱藏款”由于其稀缺性,可以制造一種產(chǎn)品消費尋寶體驗。通常來說,系列款產(chǎn)品可以直接購買到,但這種“隱藏款”無法從常規(guī)渠道中購買,只能通過購買盲盒的形式抽中,這也可以算是一種饑餓營銷手法。
“隱藏款”的抽中概率通常很低,這也就能夠刺激用戶不斷復購。小時候集過小浣熊水滸卡的朋友應該知道,有些特定卡的抽中概率其實非常低,如果要想抽中某張“稀有卡”,那要費不少買方便面的錢,這種手法同樣被應用在盲盒營銷中。
法則三:設置高價“限量款”
如果說“隱藏款”可以刺激用戶復購,那么“限量款”就直接刺激用戶高價消費。“限量款”的做法并不少見,如果與盲盒營銷再進行搭配,可以延展出更多營銷花樣,而“限量款”的推出還能在社交網(wǎng)絡中形成較大聲勢,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盲盒思維”下的品牌營銷
除了泡泡瑪特這類潮流玩具、IP玩具之外,“盲盒思路”還能應用在其他品牌的營銷推廣中。要點就在于:1、用戶對品牌抱有好奇和期待;2、用戶想遍歷不同的品牌體驗。
在美妝行業(yè)里,不少品牌都有發(fā)布“圣誕倒數(shù)日歷禮盒”的習俗,不同的單品/小樣都會放置在日歷禮盒的小格子中,用戶在倒數(shù)的同時每天打開一個小格子,收獲新的產(chǎn)品驚喜。每年的美妝品牌圣誕日歷禮盒的設計、開箱測評都成為美妝界的年終看點。
由高圓圓投資的明星鮮花品牌——花點時間在套餐的設計上就采用了“盲盒”的形式,用戶可以“預購+周期購”的方式訂購鮮花花束,每周為用戶送一束不同主題鮮花,但并不會直接告訴消費者具體花的品種,讓用戶對花束產(chǎn)生期待感與驚喜感。這其中固然有鮮花產(chǎn)品的特殊性,但也通過“盲盒”的方式增加品牌粘性。
紅極一時珠寶品牌潘多拉手鏈主推的營銷概念是,手鏈的每一顆珠子的寓意都不一樣,挑選不同寓意的珠子串成獨一無二的手鏈,用戶既能夠表達自己個性,又可能在收集珠子的過程中產(chǎn)生樂趣。再加上包裝良好的品牌故事,以及由此衍生出來關(guān)于“運勢”次文化,受到了大量年輕人的關(guān)注。
除了收集癖之外,品牌還可以通過不同產(chǎn)品體驗的設置,給予用戶“盲盒抽獎”的感覺。牙膏品牌舒克也曾推出一款“七天牙膏”,通過不同的包裝設計、產(chǎn)品設計來給用戶不同的心情體驗,主打一周七天每天有不同心情。由于牙膏的口感口味在使用前無法預期,從而造成一種類似盲盒的心理體驗。
網(wǎng)紅新零售品牌瑞幸咖啡近期也在推出劉昊然系列盲盒,用戶只需購買吸管杯就能贈送盲盒公仔。
在“盲盒思維”下品牌能延展出大量新奇特的營銷玩法,但目前“盲盒”依舊主要應用在IP衍生品的推廣中,盲盒營銷的火熱也跟潮品玩具市場興起有關(guān)。盲盒營銷通常需要依附于品牌力的強大,否則難以產(chǎn)生足夠的用戶回響。
盲盒營銷已經(jīng)開始被各大消費品品牌巨頭關(guān)注,無疑將成為接下來的營銷風口,從線上盲盒電商、盲盒禮盒,到線下盲盒機器,都將給品牌營銷帶來新的方向與思路。
來源: 微信公眾號:時趣互動 時有趣 共2頁 上一頁 [1] [2] 關(guān)注公號:redshcom 關(guān)注更多: 盲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