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中國,基本進入了無現(xiàn)金社會。
只要帶著手機,走遍天下都不怕。
那么,你有沒有想過,新的支付時代將是什么樣子?
微信和支付寶似乎給出了答案:今年下半年,兩大巨頭盯上了“刷臉支付”,開始全國發(fā)展代理商,打響新的支付戰(zhàn)爭。
支付寶官方稱,要拿出30億來補貼市場。而多位代理商透露:“微信的補貼金額更夸張,是100億。”
支付寶的刷臉支付設備叫“蜻蜓”,微信的叫“青蛙”。
“‘青蛙’就是吃‘蜻蜓’的。”一位代理商透露,兩者已劍拔弩張,火藥味十足。
一邊是巨頭們的撒幣鏖戰(zhàn),另一邊,黑客們已蓄勢待發(fā),并找到了破解刷臉支付的方式……
刷臉支付真的可以替代手機,成為新時代的支付方式嗎?
01.線下之爭
去年12月,支付寶推出了刷臉支付設備“蜻蜓”。
這是一款長得像iPad的電子設備。它們被擺在商戶的收銀口,用戶不用手機,直接通過攝像頭掃描人臉,即可完成支付。
支付寶曾經(jīng)表示,之所以把它取名為“蜻蜓”,是希望它能像擁有2.8萬個復眼的蜻蜓一樣,快速、準確地識別物體。
3個月后,微信也推出了類似產(chǎn)品,名字很有意思,叫“青蛙”。
“‘青蛙’是吃‘蜻蜓’的。”一位刷臉支付設備的服務商稱,巨頭一上場,就火藥味十足。
目前,兩大巨頭爭奪市場的方式,主要是加盟代理:巨頭先授權給服務商,服務商再去全國發(fā)展代理。
在各大社交平臺,都可以看到刷臉設備招商加盟的廣告,其用語極具誘惑力:“萬億規(guī)模市場”“風口項目,抓住機遇,成就未來”。
一位服務商平圩稱,他將代理分為全國、省級、市級、區(qū)級四個等級,不同等級的代理,繳納不同的加盟費。
“省級代理29999元,區(qū)級代理只要2999元。”平圩稱。
代理們如何賺錢?
為了讓代理拼命干活,平圩制定了一些補貼政策,比如每拿下一個商戶,就獎勵300元;每臺設備還會有廣告的分潤。
代理級別越高,分潤比例越高。
各家服務商給代理的優(yōu)惠大同小異,代理費低一點,分傭的抽成就高一點;代理費高一點,抽成就低一點。
除了給服務商、代理商補貼之外,支付寶和微信給商戶的補貼也是驚人的。
多位服務商稱,目前,支付寶“蜻蜓”的普遍價格是1500元左右,但很多代理商都會給折扣,一些代理甚至只賣299元一臺。
如果商戶達到了指定的支付要求,支付寶就會給商戶返1200元。
而微信“青蛙”的報價比“蜻蜓”略高一些,但最高補貼也比“蜻蜓”高,可以達到1540元。
這些補貼政策,相當于白送,甚至倒貼錢讓商戶裝刷臉設備。
支付寶官方表示,已拿出30億來補貼市場生態(tài)。微信,似乎也不甘示弱。
“我們得到內部消息稱,后者已準備拿出100億來做補貼。”一位服務商透露。
今年7月,陳慶成為了“蜻蜓”的市級代理商。
他算過一筆賬:代理費4萬元,6位員工每月的人力成本1.8萬元,只要發(fā)展100個商戶,基本就能覆蓋成本,“肯定不虧”。
他按每臺設備800元的定價跟商戶談,最低就賣299元。
他并不想靠設備賺錢,而是在看后面的費率、廣告等收益。
最近兩個月,他每周可鋪5到6臺設備,“按照這個速度,四五個月就能回本”。
很多代理商都是被“暴富”“風口”等詞吸引過來的,他們都曾經(jīng)在支付大戰(zhàn)中嘗到了甜頭。
每當巨頭要推廣新的支付設備時,就會提供大量的補貼,進來得越早,賺得越多。
目前來說,市場還處于早期,補貼很高,代理商只要認真做,基本都能賺錢。
他們將這稱為:“巨頭打架,小鬼吃撐。”
巨頭牙縫中的肉,就足夠將他們養(yǎng)肥。
02.巨頭打架
兩大巨頭拿出130億培育市場,它們到底有著怎樣的野心?
有人說,這是第四次無現(xiàn)金支付革命。
前面三次,分別是POS機、NFC和二維碼支付。
POS機,最早是用于銀行卡支付。
NFC,是用使用了NFC技術的設備,比如手機,來“刷機”支付。但它已經(jīng)被后面出現(xiàn)的二維碼支付取代,淪為雞肋般的存在。
現(xiàn)在最主流的支付方式,就是二維碼支付。
而“刷臉支付”,就是想對二維碼支付發(fā)起挑戰(zhàn)。
前面三次的支付,依然需要“介質”,而這次,什么都不需要帶,直接刷臉就可以。
如果刷臉支付是未來,這里必然成為新的流量入口,兩大巨頭將為此不惜拼死一戰(zhàn)。
得入口者,得流量;得流量者,得天下。
問題是,刷臉支付是未來嗎?
不管是代理商,還是商戶,對這個新技術的態(tài)度并不明確。
共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