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新零售頻道 >> 正文
移動支付三年簡史

  今年是第五個“8.8”無現(xiàn)金日,同時也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鏖戰(zhàn)“8.8”的第三個年頭。

  2015年8月8日,微信支付率先發(fā)起了“無現(xiàn)金日”的移動支付節(jié),雖然移動支付的普及率和滲透率在飛速提高,但在之后2016年,這個領域的紀念節(jié)日卻依舊是微信支付的獨角戲。

  直到兩年后,2017年8月8日,支付寶也加入了這場關于移動支付的慶典,才讓這個節(jié)日變得火熱起來。

  按照慣例,神仙打架,凡人享福。

  微信支付方面宣布8月1日至8月8日為“智慧生活日”,將與全國各大商戶聯(lián)合發(fā)放數(shù)億元優(yōu)惠,并在8號當天進行全國范圍的免單活動;支付寶方面則宣布在7月30日宣布,聯(lián)合餓了么口碑推出為期10天的“8.8掃貨節(jié)”,宣稱將給用戶帶來5億優(yōu)惠。

圖表來自艾瑞咨詢

  兩大巨頭三年鏖戰(zhàn)“8.8”,搶的正是移動支付的場景。據(jù)《艾瑞咨詢》2019年Q1的統(tǒng)計顯示,支付寶市場份額為53.8%,第2名的財付通(含微信支付)為39.9%,第3名為壹錢包,占比1.6%。

  從數(shù)據(jù)來看,在移動支付領域,支付寶以較大的優(yōu)勢占據(jù)了上風。

  2017: 碼上之戰(zhàn)

  2017年,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在明面上短兵相接的第一年。實際上,這年的移動支付普及率已經幾乎滲透了一二線城市,法寶是支付寶率先推出的“收錢碼”。

  白色情人節(jié)后,支付寶App上就有支付寶收錢碼推廣的提示界面。大概在兩周的試運營之后,支付寶在3月1日上線了個人和商家的收錢功能。

  同年的勞動節(jié)假期,支付寶正式在螞蟻金服的開放平臺發(fā)布了公告:

  “為推進無現(xiàn)金社會建設,支付寶于5月3日正式推出‘支付寶收錢碼’,收錢碼是一款面向中小商家的便捷移動支付工具。 ”

  5月份的力推,讓支付寶藍色的二維碼被粘貼在了全國各地大小商戶的柜臺上。與之前的個人二維碼相比,商家收款碼沒有免費額度的限制,收款碼除了可以對接到支付寶余額之外,也可以對接到銀行儲蓄卡。

  對于消費者和商戶來說,不論是個人碼還是商家碼,只是通過掃一張二維碼來收付款。即便是存在免費額度,但在大概率情況下,一個消費者也幾乎不可能和一個小B產生2萬額度的交易往來。

  但實際上,對支付寶來說,從個人碼到商家碼, 是完成了從連接C端,到連接B端的根本性轉變。在運營層面,兩者也是完全不同的方式,F(xiàn)在來看,C端在支付場景后端連接的是水電煤、銀行、政務服務等高頻場景;而B端同時還要連接工商、稅務等部門。

  憑借一張小小的收款碼,支付寶在2017年的“8.8”之前,打了一個漂亮的先頭戰(zhàn)役。

  不論是支付寶身后的阿里,或者是微信支付背后的騰訊,移動支付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拋棄現(xiàn)金”。從現(xiàn)在來看,兩大巨頭的最終目的是把用戶納入到自己超級App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里——實際上,兩年之前,雙方就已經在架構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級App”。

  當然,兩年之前還沒有“操作系統(tǒng)級App”這個概念,也不是所有的B端都能明白巨頭企業(yè)背后的商業(yè)生態(tài)價值。特別是大B企業(yè),對接入巨頭生態(tài)的選擇慎之又慎, 而一些外來品牌,由于文化和商業(yè)理解的差異,更是對國內的商業(yè)模式存在漫長的“時差感”。

  比如,星巴克。

  值得一提的是,星巴克進入中國之后,并非沒有接入本土的三方支付。除了Apple Pay之外,星巴克在微信支付之前,就接入了三星智付和華為支付。 之所以遲遲不肯接入微信支付,以及更晚的支付寶,擔心的正是害怕這兩個超級App對自家的App造成影響。

  在經過了漫長的溝通之后, 2016年的12月份,星巴克開通了微信支付。按照本土品牌的思維,幾乎接受了一家就等于接受了另一家。但星巴克不是,即便是接入了微信支付,但在此后半年的時間里,遲遲不肯接入支付寶。

  直到2017年,星巴克創(chuàng)始人舒爾茨到訪杭州,阿里巴巴CEO張勇抓住機會,與其進行了深度的會面。張勇也的確為舒爾茨描繪了阿里大生態(tài)的場景,張勇告訴他:“天貓可以賣衍生品、支付寶可以做會員體系、餓了么可以送外賣、盒馬可以幫助星巴克從寫字樓場景進入社區(qū)場景。”

  最終,繼微信之后,阿里的大生態(tài)也打動了“固執(zhí)”的舒爾茨,星巴克順利接入支付寶。

  而在接下來的一年里,支付寶又率先把目光聚焦在了串聯(lián)吃喝玩樂等消費場景的大出行領域。

  2018: 進軍大出行

  衣食住行,基本涵蓋了人類文明發(fā)展的必要因素。而把前三個因素的所有場景串聯(lián)起來的,正是“行”。

  大出行領域也變得尤為特殊。

  2016年8月,支付寶刷碼乘車進入杭州公交進行了嘗試。在使用移動支付以前,杭州公交公司每天需要三百多人清點投幣箱里的硬幣,而如今,零錢使用率相比以往降低了95%以上。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便實現(xiàn)了全線刷碼乘車。年底,支付寶正式接入了杭州地鐵。

  移動支付在線下消費場景已經并不少見,2018年,在移動支付解決了商業(yè)收款問題之后,支付寶又嵌入了出行行業(yè)中,在數(shù)字城市方面的布局取得突破進展。

  從其他線下支付場景,拓展到出行領域,支付寶公共出行事業(yè)部總經理格言認為,破局的核心是在移動支付基礎能力側。

  盡管移動支付進入線下已經將近十年,但進入出行領域并沒有那么輕松。在公共交通上,由于網絡信號差,以及通勤高峰時期站臺堆積等問題,容易導致乘車碼無法支付。“雙離線技術突破以后,手機在弱網情況下也可以刷碼成功。”格言說。

  靠著阿里巴巴的生態(tài)效應,支付寶從長三角地區(qū)進入了中西部。

  在西安,支付寶刷碼支付遠沒有杭州普遍,消費者更習慣于在使用日常社交軟件微信的同時,進行刷碼支付。但盒馬鮮生成為支付寶進入“網紅城市”西安的契機——西安地鐵想要和盒馬鮮生合作,實現(xiàn)地鐵與商業(yè)的結合,為“網紅城市”加碼。

  不足兩年時間,支付寶與300多個城市合作使用支付寶刷碼乘車,用戶達2億。

  在出行領域極其重要的場景——公共交通領域,支付寶已經占得先機。更為重要的是,支付寶的信用體系加入了共享經濟。

  據(jù)艾瑞《汽車租賃行業(yè)用戶洞察》數(shù)據(jù),在18歲-35歲的主體租車用戶群中,有70.6%的用戶租車支付首選支付寶。

  究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芝麻信用達到一定分數(shù)之后,可以在線下租車時免押金使用。 另一面,由于線上支付可以免押,94.1%的用戶愿意轉移到線上。

  共享單車燒錢的戰(zhàn)火蔓延了三年之久,在這場戰(zhàn)役中生存下來的,不是國內首家共享單車ofo,也不是號稱每輛單車造價近千元、步步緊追的摩拜,而是在原先行業(yè)稍顯保守的哈啰。

  2018年3月,哈啰接入支付寶體系,實行芝麻信用免押金,僅三個月,哈啰訂單量翻身成為行業(yè)第一。當ofo和摩拜陷入膠著的補貼戰(zhàn),并互相喊話押金問題時,哈啰卻能夠將精力放在優(yōu)化調度系統(tǒng)和精細化運營上。

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移動支付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