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新零售陣線 >> 新零售頻道 >> 正文
盒馬療傷 突破點應該放在哪里?

  核心提示:2019年盒馬鮮生明顯降低了擴張速度。雖然個別門店關閉,但是個別門店本身不會對盒馬鮮生總體產生致命打擊。而在關閉相關門店的同時,其實意味著一些忽略的問題要走上臺面了。在放慢前進步伐之后,盒馬鮮生也就有足夠的精力來解決問題。

  舍命狂奔的盒馬開始踩住剎車踏板。

  這個在新零售無人區(qū)探索了三年的企業(yè),狂奔的同時也顯露了很多問題。

  如果拿出跑百米的速度來跑一場馬拉松,結果可想而知,只能是領先一會,狂奔下去,勢必會“吐血而亡”。

  2018年盒馬鮮生開店的速度就像飛奔的跑車,追都追不上。但是2019年起,這個速度仿佛戛然而止。盒馬鮮生在去年的擴張速度太快了,飛速的擴張,導致對自身沒有更多精力來反思。

  2019年盒馬鮮生明顯降低了擴張速度。雖然個別門店關閉,但是個別門店本身不會對盒馬鮮生總體產生致命打擊。而在關閉相關門店的同時,其實意味著一些忽略的問題要走上臺面了。在放慢前進步伐之后,盒馬鮮生也就有足夠的精力來解決問題。

  2019年3月盒馬鮮生提出“一大四小”。在購物中心采用800平米以上的大門店,用生鮮、超市、餐飲、外賣等進行市場覆蓋。用盒馬F2、盒馬mini、盒馬菜市、盒馬小站四小,做精細化的市場服務。這是用小而美的形式來幫助大而全彌補不足。

  不久前,阿里巴巴將重新組建阿里創(chuàng)新業(yè)務事業(yè)群,朱順炎擔任總裁,盒馬升級為獨立事業(yè)群,侯毅繼續(xù)擔任盒馬總裁。

  從內部架構上入手,如今,盒馬開始步入“療傷”止痛的階段。

  數字化的騎手

  進入盒馬鮮生之前,李俊毅(化名)曾是一家超市的員工,會打堆頭,能給顧客做商品介紹,如今他雖然還是在超市工作,但銷量已經和他沒有太大關系了。“在上一家超市銷量會和收入掛鉤,在盒馬我的工作就是不停地搶單接單,并在指定的時間范圍內送到顧客手中。”李俊毅說。

  李俊毅沒想到雖然都是為超市打工,兩份工作的差異竟然會這么大。“過去學的商品知識和技能幾乎沒有了用武之地,我之所以被盒馬錄用是因為我就住在盒馬這家店附近,而且當時盒馬的騎手不夠用。”

  和盒馬的其他騎手一樣,李俊毅現在最在乎的,是配送速度夠不夠快。從開始到結束,分別要打卡,為的是記錄速度。盒馬要求30分鐘內把商品送到用戶手中,超出時間,會有相應的懲罰。每天快到中午時,網上訂單就會噴涌而來,這是李俊毅和同事最忙碌的時刻,裝箱、配送,遞給用戶時說聲謝謝,他的最高紀錄是25分鐘內完成配送任務。

  比起上一家超市,李俊毅所在的盒馬鮮生,更像是一個商品高速運轉的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里效率被提到至高無上的地位。

  盒馬CEO侯毅曾在一次演講中談到:“消費者越來越懶、越來越宅,而且更加講究。又要送貨到家,而且要送得快、送得準時、還要東西好還要便宜。這些消費的需求,呼喚零售業(yè)要跟上這樣的節(jié)奏和變化,配上這樣的改變升級的過程。”

  李俊毅是這一消費趨勢的見證者:“你沒法想象,會有那么多人待在家里等著而不是去店里購買。”

  侯毅認為,技術進步與消費升級“雙輪”驅動,讓新零售得以應運而生,“商品供應鏈的確定性,以及履約時間的確定性包括商品的品質、價格等等,其實組成了整個用戶的體驗。用戶體驗好就會喜歡,就會一直來消費。”

  對于配送速度李俊毅認為盒馬沒得挑,但對于商品價格他覺得盒馬高了一些。“一包只能炒一盤的香芹賣到了5塊9,這在我過去工作的那家超市也就賣2塊多點,再就是蔬菜的新鮮度有時把握的并不好,我偶爾會遇到用戶追著我說不新鮮要退貨。”

  “盒馬走了三年以后,我認為它遇到了一些問題,新零售要回到零售業(yè)的本質,回到定位理論,回到品類規(guī)劃,回到價格策略,回到精準營銷等等。所以今后盒馬要做好‘買手制’。真正把商品做好,才是今天新零售是否成功的關鍵。”侯毅在一次公開演講中所說的這段話也印證了李俊毅的看法。

  蘇州市昆山吾悅廣場門店的關閉以及越來越放緩的開店速度標志著盒馬正在調整過去的發(fā)展戰(zhàn)略,公開數據顯示,過去三年,盒馬鮮生每年的開店數量分別是8家、17家、95家。2019年上半年,其最新的開店數據是30家。開店高峰集中在2018年,下滑跡象則出現在2019年。

  冰冷的系統(tǒng)

  曾在盒馬總部做系統(tǒng)工程師的宋明華(化名)明顯感到開店速度變慢了。“針對新店系統(tǒng)的優(yōu)化工作不像以前那么忙了。”宋明華說。

  宋明華是一個擅長系統(tǒng)建模的人,他活在系統(tǒng)之中。聽他講任何話題,10分鐘后,對話就會進入另一個次元,一套屬于宋明華的系統(tǒng)。“今天很多傳統(tǒng)零售業(yè)也都做了線上銷售。一個超市在市場上可以選擇的到家APP有不少,也有的自己在開發(fā)。接進去以后,發(fā)現有一些銷售,但是揀貨、打包、配送成本遠遠高于獲得的毛利收入,所以好看不好用。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因為它們的系統(tǒng)有問題。”

2頁 [1] [2] 下一頁 

關注公號:redshcom  關注更多: 盒馬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