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如今被稱之為酒類新零售的企業(yè)此前以其他模式存在多年,但是2018年才是酒類新零售的元年,一批最早試水酒類新零售的企業(yè)開啟快速擴張模式,通過各種方式提高線下門店數量和覆蓋密度。
在已知的酒類新零售企業(yè)中,1919、酒仙網、也買酒、酒便利、酒直達等屬于擴張較快的。好消息是公開數據顯示經歷過早起的連年虧損后有些企業(yè)從今年開始扭虧盈利,有些企業(yè)獲得了資本支持,而不太好的消息是大規(guī)模線下門店的布局需要大量的資金推動,且對企業(yè)的供應鏈水平、管理水平、信息技術、風險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巨大挑戰(zhàn)。
通過已知的酒類新零售企業(yè)對外公開的言論可知,在未來布局中,這些企業(yè)提出了少則上千家線下門店,多則上萬家線下門店的戰(zhàn)略目標。
在新零售浪潮下,酒類流通領域的實力企業(yè)選擇轉型新零售從而進行大舉投入,那么酒類新零售是否值得企業(yè)All in? 酒類新零售是否會像中國酒業(yè)流通領域經歷過的那些B2C、B2C一樣潮起潮落?
新零售軍備競賽開啟,線下門店成擴張基石
隨著酒類互聯網商業(yè)模式和思維的逐步成熟,線上線下融合加劇,改變了網上電商和實體門店的競爭、對立局面。人們意識到,線下實體店以消費者為中心,增加門店的體驗價值和增值服務價值;線上門店可以方便消費者更多的選擇和購物機會,全方位滿足消費者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
最早提出新零售的阿里巴巴已經在酒類新零售有所實驗,作為服務提供商,阿里巴巴推出了酒類無人零售店以及零售通,如今一些酒類流通領域的企業(yè)已經與京東的無界零售達成合作。
作為酒類新零售的領頭羊企業(yè),1919在2018年半年報中公布了最新的門店數, 管理的零售終端已經達到1130家,其中直營門店306 家、直管門店719家。
9月20日,酒類新零售領域今年第一宗大規(guī)模并購發(fā)生: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對外宣布全資收購上海酒類連鎖巨頭酒老板,酒老板的線下門店也將更名為“也買酒”,做為統(tǒng)一的新零售品牌。
歌德盈香總裁劉旭向酒業(yè)家記者透露歌德盈香旗下的酒類連鎖品牌也買酒在上海有超過180家門店,并購酒老板后旗下在上海的門店將超過300家。目前也買酒在全國布局了超過600家線下門店,對于未來的門店擴張計劃,劉旭向酒業(yè)家記者表示分三步走, 今年底全國門店數量不少于1000家、2019年底全國門店數量不少于3000家、到2020年,全國的門店數量不少于5000家。
以B2C模式起家的最大酒類垂直電商酒仙網也早已開始向新零售轉型,其總裁郝鴻峰,曾在公眾場合放話5年布局10000家門店。
此外,區(qū)域特征明顯一些的酒類新零售企業(yè)在擴張中也不甘示弱,據華龍酒業(yè)、酒直達董事長翟山透露, 旗下新零售平臺酒直達將基于O2M生態(tài)連鎖經營新業(yè)態(tài)模式加速擴張,計劃在過去兩年開店200家的基礎上,今年將增開300家門店,預計到2020年將完成1500家門店的布局。
以河南市場為大本營、積極開拓北京市場的酒便利目前擁有門店203家。
據悉,還有傳統(tǒng)酒類連鎖品牌如華致酒行、浙江商源等,其在全國的線下門店基數龐大,目前也在對門店進行升級,探索新零售模式。
在2017年云棲大會上,茅臺意外成為新零售網紅,早在2000年,茅臺便開始謀劃在全國建設專賣店、經銷商和中轉庫,布局全國網點。2006年,茅臺設計了早期的分銷系統(tǒng)和商城,設想消費者線上下單,各地專賣店就近配送。到2014年,貴州茅臺集團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提出茅臺云商戰(zhàn)略,整合資源,全面實踐O2O,新零售初現成效。隨后,茅臺借助阿里云的技術平臺,使得茅臺云商打通了全國2800家經銷商庫存,實現了茅臺消費者下單,就近經銷商送貨的設想,并實現全生產線可追溯。
實際上關于新零售的布局,茅臺足足走了十余年。
雖然如今技術更加先進、時機也更好,但是如此瘋狂的線下門店擴張計劃是否能夠最終成型?
行業(yè)人士分析認為,酒類流通領域的中小B端或者終端都面臨轉型升級的問題,酒類新零售企業(yè)的擴張加速了這部分店面的淘汰和轉型。 新零售關鍵在于線上線下協(xié)同,線上的流量、線下的體驗和服務,缺一不可。 如今酒類新零售企業(yè)對于線下門店的可復制性還沒有經過考驗,不宜擴張?zhí)欤駝t也可能出現共享單車、百團大戰(zhàn)的情況。
重資產燒錢 盈利模式依然不清晰
1919公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商品交易規(guī)模(GMV)達24.5億元,營業(yè)收入20.4億元,毛利額2.58億元,合并凈利潤755.7萬元。
而經歷過連年虧損的酒便利2018半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 3.7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59%;歸母凈利潤323.77萬元,與上年同期虧損746.78萬元相比,扭虧為盈。
共2頁 [1] [2] 下一頁
陜西酒類食品專項稽查查處違法違規(guī)生產經營者1356家
*ST椰島凈利減少1500% 主營中高檔酒類營業(yè)暴跌90%
海南椰島上半年虧損1.17億元 旗下酒類銷售全線下滑
貴州:“賴仁”等11批次酒類不合格
瀘州老窖延伸酒類產品線 重回三甲前路漫漫
搜索更多: 酒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