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未來轉型有三個重點
針對這種情況,實體書店就必須有新的應對措施。山東文友書店總經理任慶酣表示,讓“文化+”連接“互聯(lián)網+”促轉型。
在“互聯(lián)網+”時代下,書店首先要能提供豐富的產品、濃厚的文化氛圍、人性化的環(huán)境;其次可以提供精準化、個性化、多元化服務;最后,通過延長書店的產業(yè)鏈,增加與文化相關的業(yè)態(tài),打造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個人價值實現的平臺。同時,借助用戶思維、大數據思維和跨界思維,以“互聯(lián)網思維”持續(xù)推進轉型升級。
《2017-2022年中國數字圖書館市場競爭態(tài)勢及投資戰(zhàn)略規(guī)劃報告》也指出了實體書店未來的轉型重點:
第一點是用戶:突出定位,建立優(yōu)質顧客資料庫,為消費者差別選書,提高實體書店單店輻射功能。書店經營者應當具體分析消費者需求,針對不同需求進貨或開展營銷、推廣活動,再從選址、進貨、營銷等各方面打造品牌特色。書店也應當建立優(yōu)質顧客資料庫,可以定期向顧客發(fā)送新書信息或營銷信息,為其選書推書,維護客戶資源。
其次是渠道:線上線下結合,實體店中保留轉銷量較高的圖書,而其他長尾產品則可以通過網絡書店來吸引消費者。面對目前高額的經營成本,實體店線下擺放所有圖書,既不便于消費者選擇,又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針對線下銷量較低的圖書,實體書店可以開通網店,拓寬銷售渠道,也可以吸引其他網上買書的消費者。
第三點,也是最受關注的是盈利模式:多元化,提供多樣化活動和服務,增加消費者體驗,提供附加價值。消費者和讀者是實體書店的唯一利潤源泉,通過提供多樣化的活動給消費者創(chuàng)造體驗,在閱讀環(huán)境的體驗中提供其他附加服務,通過這些服務爭取盈利機會。 共3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實體書店為何頻頻與購物中心結緣? 出版機構紛紛開辦實體書店 呈現互聯(lián)網時代新格局 實體書店生存狀況報告:復合式經營成新出路 實體書店生存狀況報告 蘇復合式經營成新出路 實體書店“無人零售”的喜與憂 復制仍需因地制宜 搜索更多: 實體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