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競爭、政策收緊,超市跨境電商前景不明
在電商的沖擊下,實體超市早已開始轉型做電商平臺,例如大潤發(fā)2013年上線了飛牛網,永輝超市同年成立了電子商務總部等,類似的例子很多,但是大多數都成績平平,甚至是以失敗告終了,其中,永輝超市2013年上線的生鮮電商“半邊天”不到兩個月就被爆出停止運營了,華潤萬家初次試水電商的“萬家摩爾”網站也在2013年關停了。
如此看來,缺乏互聯網思維的傳統(tǒng)超市布局電商尚未成功,那么離“跨境電商”的桂冠也就更遠了。
同時,流量的重要性對于電商平臺來說不言而喻,有流量就意味著有交易額、現金流以及利潤的產生。對于阿里、京東、唯品會、聚美優(yōu)品來說,其布局跨境電商的背后有強大的流量支持,而實體超市的用戶流量、資源更多的分布在線下,線上流量導入仍是短板。
不僅如此,跨境電商行業(yè)已經進入“紅海階段”,互聯網巨頭持續(xù)發(fā)力跨境電商,阿里巴巴手持天貓國際和速賣通兩大利器,京東上線全球購業(yè)務,百度3000萬投資移動跨境電商波羅蜜,網易推出網易考拉海購,年銷售目標100億。除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外,垂直電商聚美優(yōu)品、唯品會等也相繼入局跨境電商。與電商出身的阿里、京東、聚美等相比,實體超市在跨境電商市場的競爭中缺乏一定的電商經營經驗。
此外,跨境電商的政策紅利正在逐漸收緊。
日前,財政部、海關總署、國稅總局等三部委發(fā)布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新稅制。新稅制下,原稅額50元以內的免征優(yōu)惠隨之取消;個人單筆交易限額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額2萬元,限額內交易免征關稅,進口環(huán)節(jié)的增值稅和消費稅減免30%征收;超出限額的部分,按一般貿易方式征稅。
新稅改對食品、保健、母嬰等進口商品的成本會有較大影響,這也就意味著這部分商品的價格會有所提高,從而導致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降低。以食品、保健和母嬰產品為主要商品品類的超市跨境電商無疑會面臨沖擊。
。▉碓矗核{鯨TMT) 共2頁 上一頁 [1] [2] 雙11前夕 京東無人超市、便利店首次亮相 廈門:加強追溯管理 打造放心肉菜超市 四大高管為何辭職?永輝超市董事長張軒松這樣說 永輝超市高管紛紛離職 行業(yè)變局還是企業(yè)變革 零售周報:永輝超市曝人事地震 傳統(tǒng)零售客流正被打劫 搜索更多: 超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