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yè)趨勢頻道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商業(yè)趨勢 >> 智能科技 >> 正文
2016年上半年哪5件事深度影響移動支付

  網絡支付限額

  7月1日,《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yè)務管理辦法》開始正式實施。支付賬戶分三類,最高20萬余額的限額,滿滿是對第三方支付惡意。

  對于普通人來說,每年10萬的余額付款已經足夠,但是如果需要進行投資理財。即使是20萬,也仍然無法滿足需要。如果說費率的改革,讓第三方支付要么上浮做金融,要么下潛做商戶服務。那么余額限額,則是限定了第三方支付上浮做金融的尺度,難道暗喻第三方支付做商戶服務?

  另一方面,直接通過第三方賬戶轉賬是不計入余額限額當中的,難道第三方支付平臺就甘愿做銀行的通道?這不是逼著支付寶和微信等巨頭,去做銀行,去做卡組織嗎?

  掃碼秒付

  談多了政策文件帶來的影響,仍然不能忘了技術革新和商務合作帶來的產業(yè)推動。4月15日,支付寶聯(lián)合華為推出了掃碼秒付,通過打通硬件,提升支付寶二維碼的呼出速度。用戶通過指紋按壓手機背部的指紋識別區(qū),即可在瞬間亮屏的同時解鎖并直接跳出支付寶付款二維碼頁面,省去解屏和打開客戶端兩個步驟。華為之后,三星、Vivo也先后支持掃碼秒付。

  一直以來,二維碼陣營的網絡支付應用,對硬件的要求并不高,在普適性上較之NFC占了很大便宜,支付應用的用戶量呈現(xiàn)指數(shù)式的增長。但是隨著用戶數(shù)量的增加,支付場景的豐富,就要求二維碼呼出的速度需要足夠快,足夠便捷,也促成了支付寶對硬件廠商的合作。

  此例一開,讓支付產業(yè)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央行在政策上又反復強調硬件SE對支付安全的保障,那么未來第三方支付機構,會不會更多的與手機廠商、穿戴式廠商進行合作。支付的硬件時代,或許就此開始。

  以上五個事件,僅代表小編的觀點。2016年上半年已經過去,許多重大的事件深度并長遠的影響著支付行業(yè)。希望2016年下半年,沒有那么多政策發(fā)布,更多模式和技術創(chuàng)新。(作者:慕楚  來源:移動支付網)

2頁 上一頁  [1] [2] 

微信支付被指涉嫌違規(guī) 移動支付安全性再引擔憂

移動支付:方案商在個性化定制的難點思考

移動支付仍為角力焦點 風險控制是金融創(chuàng)新底線

星巴克說它的專屬移動支付來中國了 但實際呢?

沃爾瑪二維碼移動支付要推到全美所有門店了

搜索更多: 移動支付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