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沈陽的地下時尚圈,首先閃入小編腦海中的便是時尚地下,因為這里曾經是不少80后90后時尚的“啟蒙導師”。琳瑯滿目的飾品、款式各異的服裝、成排就坐的美甲師和數不清的美食小吃,都可以讓人逛上一下午。幾個學生抱著珍珠奶茶走在擁擠的小道里,賣家們清脆的吆喝聲,喧鬧、躁動、充滿荷爾蒙青春氣息鋪滿這個城市的地下。

地下商場遍布沈陽商圈
“地下城”這一概念,很早就出現在東西方文學家各式奇幻構想里,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甚至構想了若干年后的地球遭遇“核冬天”,地表環(huán)境被徹底摧毀,殘余的人類被迫轉入地下生存,幾乎掏空了地球內部。如今,城市地下商業(yè)空間作為城市發(fā)展的產物,已經成為一線城市的標配之一。有人說,這是因為高節(jié)奏的都市人厭倦了身邊日復一日的單調場景,此時,一座地下城的出現,會突然讓他們發(fā)現,原來地下還有這么多新奇的玩意,原來一條地下通道還能被賦予完全不同的內涵,原來一座城市還能有這么豐富的延展空間。
沈陽除了遍地開花的商場,地下商場也是占領了幾個有名的商業(yè)圈。其中包括太原街的時尚地下街、朗勤商道、中街的流行前線、北行的地一大道和即將竣工的鐵西興華地下商業(yè)街,它們覆蓋了沈陽四大商圈。
探索沈陽的地下商場不難發(fā)現,消費客群主要以15-30歲的年輕人為主,其中又以學生居多,他們購物實力一般,但勝在人流量非常大。通過采訪,很多人都有3年以上在底下商場購物的經歷,并且有固定的消費店家。
地下商場的冰與火之歌
提到購物中心,人們就會聯想到寬敞舒適、時尚高檔、服務優(yōu)越的感覺;提到步行街,則是優(yōu)雅、文化氛圍濃、地域特征明顯的感受;但提到地下商城,人們的第一反應往往是中低端檔次、琳瑯滿目、購物環(huán)境繁雜。雖說“地下”之爭不及“地上”慘烈,但是差別化的營銷方式和商鋪定位也讓沈陽的地下商場的經營差距逐漸拉開,譜寫了一部冰與火之歌。
時尚地下作為元老級的地下商場,一直是俊男美女最鐘愛的商場之一。但是近年來隨著沈陽各大商圈的紛紛展露頭角,客流量也從集中在太原街、中街,逐漸分散到各個商圈,作為領頭羊的太原街商圈逐漸落寞,加之近幾年來電商的勢頭強勁,對時尚地下造成了相當大的打擊。但是時尚地下也抓住了這個契機進行更替和換血,將原有低端客戶更替掉,吸引更高端、更有特色的商戶進駐,重點打造快時尚的潮流買手店。近年來商業(yè)持續(xù)低迷,商場在稍有盈利的基礎上,加大投資改造公共區(qū)域,新增LED、互動體驗區(qū)和休息區(qū),為商戶和消費者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體驗。

商場舉辦活動

時尚地下特色商鋪
相比于時尚地下的長盛不衰,同樣占有地域優(yōu)勢地位的中街流行前線并沒有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多家商鋪已經關門大吉,顧客也是少之又少,甚至走在里面還會產生“陣陣寒意”,與同樣為租賃經營模式的沈陽春天相比,確實難以想象繁榮的中街竟然有如此冷清的商場。沒有針對性的商鋪定位,讓眾多自營租戶被電商激起的巨大風浪所吞沒,記者采訪到一位在流行前線賣服飾的商戶,她同時擁有實體店和網店,“在營銷旺季,我網店的銷售額是實體店的3倍。有的客戶甚至是在店內看實物,然后網上購買。這樣,賣得好的每月賺六七千都是有的。”她介紹說,旁邊那些已經歇業(yè)的業(yè)戶們,之前只依靠實體店,這無疑消弱了自身抗沖擊的能力。網店沒有店鋪租金、裝修、水電等費用,在成本上確實要比實體店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

很多店鋪關門歇業(yè),商場一片冷清
隱藏在地下的時尚圈人頭攢動
這些“地下城”可能是很多人時尚的“啟蒙導師”,相比于全球各大時裝周發(fā)布的流行趨勢和最新單品,直率的沈陽人可能更喜歡更為直接的方式。存在即為合理,那么地下商業(yè)街都有哪些特點呢?
消費人群較為固定,多為80后、90后,這些人大多時尚、多變,對于款式的追求大于質量,所以時尚快銷的服飾更適合她們。店鋪老板多為同齡人,他們最懂得一會哈韓、一會哈美青年的心理了。所以不論是進貨,還是賣貨都很緊跟潮流,當下流行什么服飾,你就會在這里買到什么樣的服飾,他們跟進、轉換的速度是極快的。
其次,近幾年來雖然商鋪普遍受到電商的沖擊,但是對于不追求品牌只追求款式的年輕人來說,商鋪可砍價、可試穿,比起在電商買衣服更方便,當然他們也會更享受于殺價的快感,不同于購物中心只有在打折季的時候才能 “買買買”,地下商場可以還價是很多人堅持在這里購物的原因。
最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他們在緊抓產品質量的同時還巧妙把人防工程狹窄的空間裝飾的非常時尚藝術,店面設計成幾平方米一個的小檔口,在有限的空間內更大程度的吸引顧客目光。記者采訪了一家經營了一年半的韓國原單服裝店,一進到店里你就會感受到了濃濃的韓范兒氣息,從衣服的擺放到商店的整體裝修,干凈利落不失時尚,老板說,他的店每個月銷售額可達到上萬元。
正確的營銷方式是生存的關鍵
商戶紛紛關門的局面很多商場都有發(fā)生,很多商戶都遇到過同樣問題,那么究其原因無外乎有三個主要因素。
首先就是受現在整體經濟的大環(huán)境影響,經濟形式不好,消費的意愿就不強,因此消費也受影響,這也是一種常態(tài)的表現,還是一種必然現象。
其次,現在商品交易的渠道多種多樣,尤其是“網購”成為很多人的選擇,這對傳統的店鋪營銷模式帶來極大的沖擊,其產生的沖擊效果也越來越明顯。例如“雙11”、年中大促等被創(chuàng)造出來的消費節(jié)日,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網購,各大電商也會提前預熱,刺激消費。這樣的模式已經踐行了兩三年,有些消費者養(yǎng)成一種消費習慣,就是等到“電商節(jié)日”就購物。實體商家想扭轉局面,必須要有拿得出手的“競爭力”,而不能一味地要求降低租金或祈禱多多的客源,比如積極調整自己的營銷手段與方法等等。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現在的商圈林立,不像過去那樣只有中街和太原街,想要買點時髦的東西必須要到這兩個地方去,F在商圈越來越多,甚至有點社區(qū)化的意味,幾個大小區(qū)可能就會催生出一個大商場。此外交通線路越來越長,客流分化的現象也特別厲害。如果購物中心的商品、交通、環(huán)境甚至價錢都較底下商場有優(yōu)勢,人們?yōu)槭裁床贿x擇前者呢?(來源:騰訊大遼網)
廣州海珠地下商場租金比地上貴67% 人氣多約一倍
上海多家地下商場現“關門潮” 迎戰(zhàn)電商路何方?
上海迪美等地下商場現“關門潮” 迎戰(zhàn)電商路何方?
新中軸自掏5800萬改造廣州花城匯地下商場
新中軸自掏5800萬改造花城匯地下商場 或為經營轉型
搜索更多: 地下商場 沈陽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