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wǎng)訊:近年來,在中國企業(yè)“走出去”漸成大潮的形勢下,眾多餐企也用不同的方式紛紛走出了國門,他們有的與海外企業(yè)合作,有的收購海外企業(yè),有的開直營店。
中餐在國際上享有盛譽,但是中餐企業(yè)走出去的路,卻走得磕磕碰碰。有的鎩羽而歸,有的慘淡經(jīng)營,有的客死他鄉(xiāng)。到底是什么因素在阻礙中餐企業(yè)國際化?它們與國外跨國公司“走出去”的差距在哪里?未來中餐在國外的發(fā)展趨勢又將如何?
海底撈:美國文化你學不會
“美國人最不缺的就是好奇心”,海底撈創(chuàng)始人張勇曾對《華爾街日報》說,“他們想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美國人想要什么呢?他也沒有給出答案。
海底撈之所以出名,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提供了非常細致的服務,已經(jīng)超越了傳統(tǒng)的餐飲行業(yè)的范疇,打動了消費者。
走出國門的海底撈,這些辦法似乎不靈了。相關信息顯示,在美國的餐飲軟件中,滿分是5分,海底撈的評分只有2.5分。
為什么在中國很有優(yōu)勢的服務,在美國反而會成為劣勢?失去優(yōu)勢的海底撈,還能有所作為嗎?
水土不服
在國內說到火鍋,大多數(shù)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海底撈。由于海底撈那些細致得令人意外的服務,被戲稱為“學不會的海底撈”。而當業(yè)界翹楚海底撈在當?shù)厝A人和媒體的歡迎中落戶美國洛杉磯,卻發(fā)現(xiàn)自己水土不服了。
走出國門的企業(yè)水土不服比較常見。但讓人看不懂的是,讓美國人最接受不了的,恰恰就是那些讓我們覺得“貼心”的服務。
比如說,美甲服務開在餐館里,在美國人看來,這真的太不衛(wèi)生了。海底撈在開店之前,就只好砍掉了這項服務。
其次,服務員動輒詢問顧客需求的方式,在美國人看來有點侵犯隱私。海底撈團隊的熱心服務,在美國恰恰沒有了用武之地。
更要命的問題是,在美國,海底撈依然忠實地提供著純正的中文服務,不僅菜單是全中文,就連預訂電話也沒有英文。
相關人士認為,海底撈在國內受追捧,國外遭冷遇,只因長處在美國全都用不上,“老美不理解為啥火鍋店會有美甲服務,美國人不太接受店家發(fā)給發(fā)卡,還有如果服務員聽到顧客交談什么馬上表示‘我們可以提供什么’,可能一分小費也得不到還要遭白眼,因為你偷聽了顧客的隱私。”
除此之外,由于中美對服務業(yè)的定義也不同,“變態(tài)”服務也很難復制。在國內,海底撈創(chuàng)始人從“以人為本”的理念出發(fā),關注草根員工的需要和社會尊嚴的滿足,但美國的服務員本身受到平等和體面的待遇,收入里面很大一部分是靠小費,所以這在美國也并不適用。
海底撈在美國市場的目標客戶群是海外已經(jīng)本土化的華人群體、亞洲人和部分歐美人,但西方和國內對服務業(yè)的理解完全不同,海底撈式的熱情服務在當?shù)睾茈y被接受。
“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合益集團副總裁王鉞認為,“中國企業(yè)到跨文化的背景里,如果是帶著成功經(jīng)驗過去的話就必敗無疑。因為所有在中國成功的因素都不成立了,尤其是以瞄準大眾人群的、標準化和快速反應、追求客戶滿意度為出發(fā)點的企業(yè)。” 共4頁 [1] [2] [3] [4] 下一頁 一季度我國餐企收入增長由負轉正 高端餐飲嚴重受挫 餐企迎來“指尖上”的轉型 餐飲業(yè)面臨洗牌 上市餐企“壓力山大” 杭州餐企“九佰碗”退場 創(chuàng)始人孫宇:不再考慮餐飲業(yè) 濟南餐企雙春年掘金“婚經(jīng)濟” 婚宴預訂迎來小高峰 搜索更多: 餐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