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訊:前不久,貝恩公司出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去年一年,奢侈品在華銷售增長僅為2%,而這個數字在前幾天高達30%。同一時間,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團集體放緩在中國的擴張,調整經營策略。
除了數據上的不樂觀,實體門店的撤離,則是這個行業(yè)最直觀的,上海是最直接受到這一波寒流沖擊的中國大都會。在外灘堅守10年的Giorgio Armani旗艦店去年停業(yè),而相隔不遠處的外灘六號Dolce &Gabbana、外灘十八號百達翡麗和寶詩龍也一并撤離?此骑L光無限的奢侈大牌們紛紛關店,這一信號也告訴我們,對各大奢侈品牌來說,中國市場最容易賺錢的年份已經過去了。
對于這一現象,武漢一位奢侈品行業(yè)業(yè)內人士表示,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一方面說明中國消費者減少了浮夸心態(tài),另外發(fā)展放緩則表示中國奢侈品市場漸漸進入成熟階段。
傳統(tǒng)銷售渠道受到沖擊
5年前,要買一只LV的手袋,90%的人不會想到回去網上購買,有條件的托朋友從國外帶,實在不行就直接去專賣店購買。但現在是移動互聯(lián)網的天下,隨著海淘的興起,國內外奢侈品巨大的差價,美國亞馬遜,奢侈品大牌的官網都成為中國消費者淘貨的熱門地點。加上轉運公司的迅猛發(fā)展,讓你坐在家里購買奢侈品并不是一件難事。
童小姐在美國讀的大學,回武漢工作后發(fā)現國內的大牌個個都比美國貴,她說:“我現在兩個渠道,一個是出國旅行就以購物為主,另外一個是坐在電腦面前海淘,買同樣的東西甚至能便宜一半。”她指著自己的LV經典款說這個法國買的,折后4000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在武漢可能連個LV的錢包都買不到吧。現在中國人出國更加方便,也導致奢侈品海外熱銷,國內受冷。
的確,在各種渠道的沖擊下,奢侈品傳統(tǒng)的門店銷售受到了很大沖擊,因此世界三大奢侈品集團也紛紛停止擴張,面對日益復雜的經營環(huán)境與越發(fā)激烈的競爭,奢侈品牌們正試著調整策略,重新出發(fā)。
蜜月結束大牌路怎么走
盡管中國市場放緩的幅度是如此顯著,但它仍是誰都無法忽視的最重要的市場。在“蜜月期”結束之后,這些奢侈品牌需要考慮的是,接下來的路該怎么走。
今年年初,貝恩公司出了一份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個全球奢侈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新開門店數量,已經從2012年的150家左右減少至2013年的100家左右,下降幅度達1/3。品牌們開始更加關注客戶體驗和可比門店銷售額,而不再是門店數量。
與此同時,奢侈品公司正嘗試著采取各種措施,來應對經濟的蕭條與市場不確定性。
比如,Gucci開始更多地向高端市場轉移,通過提升產品單價來提高業(yè)績。據悉,公司開始更多地運用蟒蛇皮等珍奇皮料來生產手袋。LOGO滿天飛再也無法吸引所有的中國消費者,個性定制、私人定制,土豪們也開始慢慢轉向有品位的消費者。
除了調整產品線和價格外,不少奢侈品牌也著手進行電商渠道的拓展,以進一步開拓市場。眼下,Gucci、Giorgio Armani的電商平臺都已經登陸中國;Ferregamo則在走秀網上開設了官方授權在線商店;Coach,HUGO BOSS也在中國上線了自主運營的網店。
Burberry的電商策略,則更加激進。除了加大與百度、優(yōu)酷、阿里等公司的合作,其還開始提供在線的私人定制服務。據了解,中國消費者在看中一款新品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對款式、顏色、邊線的鎖定,乃至衣服上個性化的署名縮寫進行重新設計,并通過Burberry的中文網站向英國直接定制。 共2頁 [1] [2] 下一頁 奢侈品、大眾品牌市場之爭:快時尚搶灘長沙 揭秘頂級奢侈品包包價格飆升背后的秘密 LVMH、歷峰等三大奢侈品巨頭放緩擴張 進入成熟期? 奢侈品牌、大眾品牌市場之爭:C&A等快時尚搶灘長沙 “快時尚”搶盡上海灘奢侈品牌風頭 搜索更多: 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