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記者姜艷鑫 黃興利 北京報道
處在轉型期的“互聯網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面臨業(yè)績陣痛的同時又因食品安全問題登上熱搜,9月19日下午,有消費者在三只松鼠多味花生里發(fā)現一只疑似被油炸過的壁虎的消息成為全網關注的熱點,一度登上了微博熱搜。
隨后,三只松鼠在其微博對此回應:“結合產品線生產工藝及質監(jiān)流程綜合分析初步判斷,該異物無制作、包裝過程中被帶入可能。”9月20日,三只松鼠方面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該產品由代工廠提供原料,由三只松鼠無為工廠分裝完成。”并表示此事有進展會對外公布。今年適逢其成立10周年之際,也是三只松鼠宣布開始進行轉型的第一年,但食品安全以及業(yè)績難以突破等問題仍是擺在三只松鼠面前繞不過去的坎。
食品安全問題頻發(fā) 開始自建工廠
9月19日,針對有網友稱在三只松鼠多味花生里發(fā)現疑似“油炸壁虎”一事,三只松鼠方面回應稱,公司第一時間與消費者聯系核實,結合產品線生產工藝及質監(jiān)流程綜合分析初步判斷,該異物無制作、包裝過程中被帶入可能。三只松鼠表示,作為一家食品生產銷售企業(yè),我司高度重視產品品質及消費者意見反饋,所有生產產品及生產環(huán)境均按照國家和行業(yè)標準嚴格執(zhí)行。
這已不是三只松鼠首次因為食品安全問題登上微博熱搜,此前有業(yè)內人士分析,三只松鼠的代工廠模式使其對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管理容易失控。
9月20日,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認為:“因為三只松鼠SKU偏多,再加之其產品產地比較多,供應鏈繁雜以及內控體系缺失等是其食品質量安全頻發(fā)的重要原因。”
記者從三只松鼠方面了解到,出現食品問題的產品,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由代工廠提供,后續(xù)的分裝則是由三只松鼠安徽無為堅果工廠負責。據了解,三只松鼠對需炒制、干制等中間加工工藝的堅果產品,由合作工廠采購標準化原材料,按公司要求進行生產加工,最后由公司進行質量檢測、產品篩選及分裝。
其實,因為代工生產模式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企業(yè)不在少數,但因為“ 代工 + 貼牌” 的輕資產模式可以降低成本,現在仍是很多企業(yè)最佳選擇,三只松鼠方面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目前生產環(huán)節(jié)主要還是由代工廠來負責。
或許是認識到代工模式存在可控性不強弊端,三只松鼠也開始自建工廠。今年8月,三只松鼠首家自動化堅果制造工廠正式投產,宣告三只松鼠進軍制造業(yè)。三只松鼠方面也認為,該工廠投產后或有助于提升企業(yè)的產品質量管控。目前,該工廠已經投產兩條生產線,集生產與發(fā)貨一體化可以做到直發(fā)消費者。
三只松鼠方面對記者表示,預計年底前,圍繞碧根果、夏威夷果、開心果三大核心單品的“示范工廠”也將陸續(xù)建成投產。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三只松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