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什么樣的樹,就結什么樣的果。只有踏踏實實地走,并且不斷創(chuàng)新,人生的每一步才是一個個光輝的明天!”正印證了創(chuàng)始人潘慰的話,“勾兌門”事件后,味千(中國)(00538.HK)的身影逐漸落寞。
7月20日,味千(中國)公告稱,截至2022年6月30日第二季度,集團快速休閑餐廳業(yè)務的營運統(tǒng)計數(shù)字為:集團同店銷售同比減少28.7%;集團快速休閑餐廳業(yè)務銷售同比減少47.0%。
長江商報記者發(fā)現(xiàn),這是味千(中國)連續(xù)4個季度同店銷售和快速休閑餐廳業(yè)務銷售出現(xiàn)下滑。
雪上加霜的是,味千(中國)還被曝出餐具大腸菌群超標、欠稅丑聞。二級市場上,從5月下旬開始,味千(中國)股價已低于每股1港元,淪為“仙股”。
“勾兌門”觸及食品安全紅線
潘慰是土生土長的山西人,高中畢業(yè)跟隨父母搬到了香港。起初,沒上過大學的她四處碰壁。
后來,潘慰半工半讀,迅速精通財務和英語。再后來,因為對人生感到不甘心,潘慰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創(chuàng)業(yè)。
“1996年,我在日本熊本吃拉面喝到第一碗骨湯時,一下子就讓我想起小時候家里做的那碗骨湯拉面。”潘慰希望將骨湯拉面帶回中國,但拉面制作技術的門檻很高。
資料顯示,1968年,味千拉面創(chuàng)立于日本熊本,一個名叫重光孝治的日本人在熊本縣開了一家只有八個座位的小型拉面店,秉著與千人分享骨湯拉面的初衷,取名“味千”拉面。
就這樣,潘慰發(fā)現(xiàn)了其中的商機,隨后獲得了味千(中國)的全權代理權。1996年,味千拉面的首家店鋪在中國香港開業(yè),為銅鑼灣一帶的哥提供快餐產(chǎn)品。
1997年,味千拉面進入中國內地,靠著大骨熬湯的拉面產(chǎn)品定位迅速走紅。2007年,潘蔚成功讓味千(中國)在港上市,她的身家也達到了35億元,居胡潤餐飲富豪榜首富,時稱“拉面女王”。
2010年,味千(中國)已開店508家。彼時,潘蔚雄心勃勃地提出了“千店計劃”,準備用5年時間開出1000家店面。
然而,2011年,味千拉面“勾兌門”事件爆發(fā),公司觸及食品安全紅線,名譽頃刻掃地。
“一碗湯的鈣質含量是牛奶的4倍、普通肉類的數(shù)十倍。”味千曾經(jīng)的廣告詞耳熟能詳,幾乎打滿了大街小巷,但是隨后,多家媒體曝出味千拉面的湯底是用主要成分為“豬骨湯精”的濃縮液勾兌而成的,每碗的成本不過幾毛錢。
投資百度外賣凈虧4.87億
“勾兌門”事件成為味千拉面發(fā)展的“分水嶺”。
不過,即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味千拉面仍沒有放棄“千店計劃”,公司打算到2014年開店1000家,而當年其總店面定格在669家。2014年,味千拉面再度提出“千店計劃”,并在2015年實現(xiàn),但再度擱淺。
有觀點認為,事件發(fā)生后,味千(中國)沒有有效的品牌建設,也沒有跟進消費者特別是年輕消費者的文化心理建設,致使其品牌認可度和忠誠度都在走下坡路。與此同時,味千(中國)作為以小資情調切入市場的快餐品牌,也沒有快速適應消費者的品位及品牌的雙重升級。
潘慰曾表示,其“千店擴張計劃”可能要推遲到2016年完成?蛇@一目標在2015年被改為了“中長期計劃”。
在開店拓展不利的情況下,味千(中國)寄希望于對外投資來提振。2015年,公司先后投資百度外賣和雞蛋供應商江蘇鴻軒。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味千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