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光無限的“蘋果供應鏈概念股”金龍機電,如今卻落到股權流拍的尷尬境地。
1月25日上午9時,金龍機電起拍價為85282.8萬元的1.32億股股票宣告流拍。據悉,該股權為公司控股股東金龍集團持有,因金龍集團被法院判決破產清算,其所持股份于近日在阿里拍賣平臺進行拍賣。
金龍集團所持的1.32億股股票占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為16.49%,本次被全部拍賣。一旦成交,買受人將成為金龍機電的第一大股東。金龍機電此前發(fā)布公告稱,金龍集團目前處于破產清算過程中,后續(xù)可能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fā)生變更。
從曾經的明星公司到股權拍賣無人問津,金龍機電到底遭遇了什么以至于淪落至此?
子公司業(yè)績未達標
拖累上市公司主業(yè)
2009年12月25日,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金龍機電是溫州最早一批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的企業(yè)。公司主要從事馬達、硅膠塑膠結構件及觸控顯示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及銷售,曾躋身蘋果供應鏈廠家。2016年接受投資者調研時,金龍機電曾表示,公司2015年的主要客戶包括和碩、富士康、微軟、OPPO、酷派、華為等,且對富士康的供貨較為穩(wěn)定。
2014年,金龍機電完成收購并表的兩家全資子公司博一光電科技和甲艾馬達科技在前期也提供了不錯的業(yè)績增長,2014年和2015年可謂金龍機電的高光時刻。
2014年,金龍機電實現營業(yè)總收入12.27億元,較上年同期比增長175.0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7億元,較上年同期比增長450.84%;2015年,金龍機電實現營業(yè)總收入30.34億元,較上年同期比增長147.3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7億元,較上年同期比增長180.56%。
伴隨業(yè)績高速增長,金龍機電的股價也于2015年4月27日達到巔峰,盤中最高達到71.38元/股。
但好景不長,金龍機電并購的兩家企業(yè)在此后并沒有為其繼續(xù)創(chuàng)造收益,反而成為上市公司的累贅。2016年,金龍機電并購的公司經營業(yè)績未能達到承諾目標,公司實現營業(yè)收入33.76億元,歸母凈利潤僅1.36億元,同比下滑58.31%;扣非凈利潤更是虧損7865.72萬元。
更糟糕的是,彼時,蘋果選擇了立訊精密作為金龍機電的備選供貨商。金龍機電在2021年半年報中稱,公司線性馬達產品主要面向某國際大客戶,在與該國際客戶合作過程中,公司未能跟上其對供應商不斷提高的要求,從2017年開始未能進入其新產品馬達供應鏈,而持續(xù)多年的老產品馬達也于當年結束供應。
《證券日報》記者就相關問題撥打金龍機電三個公開聯系電話詢問詳情,其中有兩個號碼無法接通,另一個號碼則被告知是空號。從金龍機電2017年至2020年的業(yè)績表現來看,公司2017年、2018年、2020年分別虧損4.19億元、24億元、2.41億元,僅2019年盈利4700萬元,扣非后凈利潤虧損9681.35萬元。
受業(yè)績虧損影響,公司股價一路下跌,截至2022年1月25日,金龍機電報收6.03元/股,較當年的最高點已累計下跌超九成。
文藝馥欣資本創(chuàng)始合伙人阮超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年來,金龍機電在主業(yè)效益下滑、需要進行大額融資的背景下,卻在短時間內進行了連續(xù)多次大規(guī)模的并購,但并購的結果與公司想要達到的目的之間出現了偏差,導致并購效果欠佳。”
“這為其他進行并購的上市公司敲了警鐘,并購并不是為了配合某項資本運作而展示的財技,并購是一項基于產業(yè)邏輯的高難度的專業(yè)性交易。”阮超表示。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金龍機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