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引入外部股東,普源精電還以超低的價格向員工實施了股權(quán)激勵。
蘇州銳格合眾管理咨詢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銳格合眾”)和蘇州銳進合眾管理咨詢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下稱“銳進合眾”)是普源精電的兩個員工持股平臺,目前各持有公司4.4%的股份。
2020年,普源精電開始實施大規(guī)模的股權(quán)激勵,導致公司開始虧損,并且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持續(xù)虧損。2018-2019年,普源精電分別實現(xiàn)營收2.92億元和3.04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910萬元和4599萬元。
2020年,普源精電營收為3.54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2717萬元。在招股書注冊稿中,普源精電預計公司2021年營收為4.59億元至4.69億元,同比增長29.44%至 32.27%;歸母凈利潤在-2740萬元至-3260萬元,較上一年的虧損擴大0.86%至20%,虧損的原因主要就是股權(quán)激勵費用確認和固定資產(chǎn)折舊等。
普源精電預計公司未來一段時期存在可能持續(xù)虧損,主要原因就是2020年開始實施較大規(guī)模的股權(quán)激勵。在已經(jīng)導致的虧損中,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確認股份支付金額分別為8139萬元和4604萬元。
普源精電預計2021年至2024年各年確認股份支付金額分別為9208萬元、5538萬元、1268萬元和183萬元。按照已經(jīng)確定的股份激勵費用,2021年虧損已成定局,2022年即便盈利也不會有太大規(guī)模。
這種虧損雖不是經(jīng)營虧損,卻直接影響公司分紅。普源精電預計公司上市后,短期內(nèi)無法現(xiàn)金分紅。
二級市場投資者無法享受分紅回報,股權(quán)激勵對象卻可以賺足價差空間。
根據(jù)招股書注冊稿,2020年1月、6月和12月,普源精電實施了3次股權(quán)激勵,第一次每股行權(quán)價格為3.95元,尚不足公允價格的10%;第二次和第三次每股行權(quán)價格為6.99元,也不過公允價格的15%出頭。
一折左右的行權(quán)價基本就是地板價,內(nèi)部人充分受益,成本留給普源精電自身。
而且,短期內(nèi)無法分紅并不會對原始股東有多少影響,公司已經(jīng)提前分紅了。
2018年11月和2019年5月,普源精電分別分紅8200萬元和1000萬元,合計分紅9200萬元,而這兩年普源精電的凈利潤之和不過8500余萬元,公司已經(jīng)將凈利潤瓜分殆盡,沒有給上市后二級市場投資者留下一個銅板。
分光上市公司的凈利潤還不算完,實控人等股東還要變相占用普源精電資金。
2018年和2019年年末,普源精電的其他應收款為1479萬元和1412萬元,其中的864萬元是應收自然人股東王悅、王鐵軍和李維森股權(quán)轉(zhuǎn)讓款。
王悅是普源精電的實際控制人,王鐵軍是公司董事會成員,李維森也是公司多家公司高管,三人共同持有普源精電的控股股東北京普源精電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普源投資”),持股比例分別為52%、24%和24%。
普源精電的解釋是上述欠款是公司一系列重組過程中,王悅、王鐵軍、李維森三人由于需要支出較多的資金,短期內(nèi)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因此,在2018年12月支付2016萬元,剩余的864萬元直至2020年5月才予以支付,所以上述行為不構(gòu)成資金占用。
2019年年底,普源精電才變身股份公司,此時王悅等3人控股的普源投資持股54%,三人又直接持股9.72%、13.14%和13.14%,三人合計控制90%股份,這還不算擁有部分股份的員工持股平臺,此時普源精電早已經(jīng)通過了合計9200萬元的分紅,外部股東要到2020年6月才引入,這些分紅絕大多數(shù)都裝進了王悅等三人的口袋,怎么會沒有錢支付轉(zhuǎn)讓款呢?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特約作者 鐘禾/文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普源精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