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飽受爭議。
今年11月份,在國內網絡消費糾紛調解平臺“電訴寶”上,有多起消費者及商家投訴奢侈品電商寺庫,稱該平臺存在“拖欠供應商貨款、消費者收不到貨”等問題。而在黑貓投訴平臺,與寺庫相關的投訴超5800條,其中,近30天內產生的投訴近1/3。
寺庫成立于2009年4月份,并于2017年9月份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據艾瑞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閑置高端消費品零售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達510億元,預計2025年將超過2000億元,年復合增速為32.5%。有分析人士表示,資本押注奢侈品賽道,消費者為高客單價的產品買單,但即使奢侈品行業(yè)這塊蛋糕很大,如果平臺不妥善解決品牌授權、貨源、服務等問題,依然難以站穩(wěn)腳跟。
市值大幅縮水
11月16日,運營主體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新增一條股權凍結信息,被凍結股權數額1.2億元。
11月份以來,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先后三次遭遇股權凍結,執(zhí)行法院均為寧波市北侖區(qū)人民法院,累計被凍結的股權數額達1.6億元。
11月9日,寺庫披露了公司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年報。財報數據顯示,公司全年營收60億元,同比下降12%,凈利潤虧損0.71億元,同比下降146%,營收和利潤都在下滑。截至11月20日美股收盤,寺庫的股價為0.79美元/股,相較巔峰時期的7.7億美元市值,如今市值僅為5582萬美元,縮水超90%。
事實上,寺庫虧損問題早已顯露。2019年第四季度,寺庫的毛利率就開始出現負增長;2020年前三季度,寺庫營收分別為10.1億元、13.1億元與13.7億元,與2019年同期的11.8億元,17.1億元和19.4億元相比,下滑明顯。
“寺庫拖欠貨款、欠薪,很大程度上暴露出公司存在資金鏈緊張等問題。”一位業(yè)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寺庫活躍用戶持續(xù)放緩,2020年更是跌入低谷,公域流量獲客能力陷入瓶頸,私域流量變現難。”
其實早在今年1月份,寺庫創(chuàng)始人李日學曾發(fā)出私有化初步建議書。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莫岱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寺庫上市以來,凈利潤下滑、市值縮水,未被資本市場認可,使得寺庫走上私有化之路。”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