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量款”“聯(lián)名營銷”“網紅效應”“高端化”等等打法,讓鐘薛高快速出圈。
鐘薛高方面曾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你可以先成為網紅,然后再活得很長,好好地活下去,慢慢地你就把自己活成了品牌。所以網紅加時間會等于品牌。”
事實上,此次引起爭議的66元雪糕也并不是鐘薛高的常規(guī)品類。時代周報記者發(fā)現(xiàn),在鐘薛高天貓旗艦店,鐘薛高全家福系列,共10支雪糕賣價在162元,換言之,一支雪糕的售價在16元左右。
推出更高價產品,也是鐘薛高作為網紅“出圈”的手段之一。2021年,鐘薛高還推出兩款名為“杏余年”和“芝玫龍荔”的新品糕點,取名“鐘薛高的糕”,走輕奢高端路線,價格為68—88元不等。
但在把自己打造為“網紅”的過程中,同樣需要經受住市場的考驗。鐘薛高一系列“翻車”事件背后,是對新品牌在崛起過程中花式營銷的警醒。
“我們全家都是鐘薛高的忠實粉絲,非常喜歡可可口味,會再次購買,這個價格也是可以接受。”6月16日,一名消費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原本覺得價格挺高的,但知道它是對標哈根達斯,就覺得價格合理了,國產品牌也不用就一定低價吧?”
也有消費者表示不能接受。同日,另一名消費者告訴時代周報記者:“不會再買,除非有人請我吃。這個口感匹配不了這個價格,性價比較低。”
“只要有人買就有人賣,市場能如果能夠接受且能夠讓廠家維持生存且有錢賺,雪糕價格貴不貴就是一個偽問題。”在IPG中國區(qū)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看來,市場價格是供需均衡的產物,同時也是一個對物品效用的個性化的主觀評價,廠商和賣方往往也以產品定價來篩選和定位自身的客戶群體。
被曝虛假宣傳
“愛要不要”風波,原本已在6月16日漸漸平息,但隨著鐘薛高曾兩次被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處罰的消息被重新提起,輿論又一次引爆。
天眼查信息顯示,2019年,鐘薛高曾因發(fā)布虛假廣告被行政處罰3000元。它銷售的一款產品宣傳“不加一滴水、純純牛乳香”,經核實,該款產品配料表含有飲用水成分。
另外,根據另一份上海黃浦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的行政處罰決定,鐘薛高至少存在5處虛假宣傳。
其中,在其銷售產品釀紅提•雪糕頁面宣傳“不含一粒蔗糖或代糖,果糖帶來更馥郁的香氣,只選用吐魯番盆地核心葡萄種植區(qū)特級紅提,零添加,清甜不膩”的內容。檢驗報告顯示該紅葡萄干規(guī)格等級為散裝/一級,宣傳特級紅提構成虛假宣傳。
對此,鐘薛高在6月17日晚間發(fā)布了道歉聲明。
鐘薛高表示,“當時的鐘薛高處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因為經驗不足,對相關條例了解不夠清晰,更重要的是內部對于上游供應商和傳播端的監(jiān)管審查機制不完善,導致這樣的錯誤出現(xiàn),我們深感痛心。深刻意識到,要想不辜負消費者的信任,必須在原料、產品、傳播各個端口投入更大的力量,努力做到盡善盡美。”
在聲明中,鐘薛高表態(tài):“過去犯過的錯雖然可以改正,卻無法抹去。曾經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的兩次行政處罰,如同警鐘,不斷提醒我們要更謹慎、更準確、更負責任地與用戶溝通。”
由此看來,成立于2018年的鐘薛高想要走得更遠,要從“網紅”邁向“長紅”、從打造產品到打造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值得注意的是,據媒體報道,鐘薛高5月18日完成2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元生資本、H Capital、萬物資本、天圖投資等。
來源:時代在線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