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跟隨者眾多,巴奴亦步亦趨但始終無法超越海底撈的地位,2012年7月,在經過專業(yè)團隊的打磨后,巴奴從火鍋品類中細分出“毛肚”,并確定“毛肚”戰(zhàn)略,同時提出“服務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湯才是”的口號劍指海底撈。
自此,以毛肚和菌湯為特色的巴奴,開始走上“產品主義”道路,并堅信“產品主義”會超越“服務主義”。并通過提高價格主打高端火鍋,主力客群是追求品質的精英人群。
《每日財報》注意到,以服務主義至上的海底撈,在前幾年迅猛擴張之后,最近也略顯疲態(tài),過度的服務也使部分食客感受到了“尷尬”。盡管在海底撈過生日一度成為各大社交軟件的熱點,但在熱度過后,沒有產品支撐的火鍋店又將走向何方?持續(xù)輸出熱點服務能否成為海底撈一直走下去,目前仍不得而知。
而巴奴的高端化之路也并不好走,從消費場景來說,受制于火鍋品類的價格天花板,火鍋的消費大多是親人朋友聚餐、情侶約會,而最容易提高客單價的商務宴請并不是火鍋的主流,巴奴正在或者已經觸及到了該領域的價格天花板,未來,巴奴價格上探的空間越來越小。
03
新興勢力來勢洶洶 角逐場上挑戰(zhàn)不斷
值得注意的是,在巴奴“碰瓷”海底撈的同時,巴奴在多個一線城市布局的門店,也遭遇了海底撈的迅速“圍剿”,凡是巴奴布局門店的商場,海底撈都會緊隨其后在附近開設門店。這樣的攻勢并未使巴奴偃旗息鼓,反而呈現出了更加火熱的態(tài)勢。
其實,身處同一賽道,分居老大老二,海底撈與巴奴看似競爭對手,但在這個萬億賽道上,行業(yè)集中度還比較低,行業(yè)里容得下一個更大的海底撈和一個更大的巴奴。
據美團點評發(fā)布的數據顯示,火鍋已成為正餐市場中份額最大的品類,占比高達13.7%。餐寶典此前的數據則顯示,預計2020年中國火鍋市場總收入將達到8880億元,并將快速達到萬億級別。
已然到來的2021年,我們可以想見入局者將會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激烈,火鍋這個足夠大的市場仍將是一個百花齊放的地方。
反觀同樣在火鍋賽道上的其他玩家,無論是呷哺呷哺的“一人一鍋”還是巴奴的“菌湯毛肚”,也都具備不錯的市場反響。除面對老玩家的虎視眈眈外,還有盒馬鮮生,每日優(yōu)鮮這樣的行業(yè)新貴。
去年,盒馬鮮生推出“椰子雞火鍋”“泰式冬陰功鍋底”等特色單品鍋,價格僅僅是線下門店的一半。而在雙十一期間,更是宣稱最高單日售出1.4萬份鍋底,已超越海底撈,成為國內最大的線上火鍋店。
一場火鍋業(yè)的深層變革正在發(fā)生,新興火鍋勢力來勢洶洶,明星企業(yè)也紛紛下沉開店,圍繞新產品、新場景、新需求,未來這場角逐誰能“上胃”,《每日財報》將持續(xù)關注。
來源:每日財報 呂明俠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巴奴火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