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一心想要“去支付寶”化的美團來說,或許此時取消支付寶是其最佳時機。
美團的野心與瞭望
上文曾說,美團停用支付寶其實對螞蟻并沒有多大的實質性影響。那么停用支付寶會對美團自己有影響嗎?答案也是否定的。
首先,美團經過好幾年的測試,折疊、削弱、乃至部分停用支付寶,對于徹底停用支付寶所帶來的損失有了詳細的評估,可能最終發(fā)現,這個損失確實不大。其次,美團的用戶粘度和使用頻次還是很高的,對絕大部分用戶而言,這種粘度和頻次的“剛需”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使用支付寶,所以,即便沒有支付寶,也不會阻礙其使用美團。
數據顯示,2019年,美團平臺年度交易用戶達4.5億,活躍商家數為620萬,每位交易用戶平均年交易筆數為27.4筆。
此外,我們如果分析更早與阿里確立競爭關系的京東,就可看出些許端倪來。2011年與淘寶競爭激烈的京東在支付選項中取消支付寶。而當時劉強東對外的說法也是,支付寶手續(xù)費太高。
但事實真是這樣嗎?難道市值過億的拼多多不嫌支付寶手續(xù)費高嗎?它都被阿里“打”成這樣了,支付列表里不依舊還在使用支付寶嘛?
很明顯,這還不是因為拼多多有相當比例的用戶在使用支付寶,即便是競爭關系、支付寶停用也太不劃算。所以,如果沒有足夠的底氣或戰(zhàn)略發(fā)展的需要,對美團、京東這樣千億美金市值級別的巨頭公司來說,不會輕易選擇放棄支付寶的使用。
因此,不用支付寶支付顯然不是因為手續(xù)費太高,而更多的是出于戰(zhàn)略考慮。
另外,經過多年的發(fā)展,美團在金融業(yè)務上也一直有很大的野心。既然阿里體系內孵化生長出估值千億美元的螞蟻科技,京東的金融業(yè)務能衍生出京東數科,那么平臺上有超過620萬商戶和4.5億用戶的美團,在金融業(yè)務上是不是也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呢?
據《每日財報》了解,美團的金融業(yè)務一直在水面之下,但是卻穩(wěn)步發(fā)展。今年一季度,疫情導致美團營收同比減少12.6%,但針對商戶推出的小額貸款業(yè)務收入卻實現同比增長。同時,今年5月份,美團高調推出的“月付”功能,也可以視為其在金融領域內的“試金石”。
不僅如此,7月23日,美團還啟動了總額50億元的提額計劃來推廣美團月付。
而就在美團停用支付寶支付、王興嗆聲淘寶后,阿里也不甘示弱,迅速做出反應。7月30日,螞蟻旗下花唄對外宣布新產品“花唄月月付”正式上線,消費者使用該服務時可分月向商家付款、無任何手續(xù)費、少占用花唄額度,這其實就是針對今年5月美團推出的“月付”功能所作出的反擊。
由此可見,在未來針對個人和商戶的金融服務將是美團與阿里競爭的又一個戰(zhàn)場。
來源:每日財報評論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美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