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茅臺的價,沒茅臺的命。
東阿阿膠(000423.SZ),這家國內最大的阿膠生產企業(yè)親手終結了自己長達十多年的業(yè)績增長。近日這家公司發(fā)布的年報顯示,2019年其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降,且出現上市24年以來首次虧損。
在經歷了十多年的持續(xù)提價后,東阿阿膠最終“吹破了驢皮”,公司產品銷量持續(xù)下滑,甚至開始降價促銷,股價也創(chuàng)出近十年新低。
這意味著,公司堅持了十多年的價值回歸戰(zhàn)略,隨著靈魂人物秦玉峰去職后,也走到了盡頭,清庫存、調渠道成為公司當前最為急迫的任務。
此番泡沫破滅過后,東阿阿膠何時能夠輕裝上陣重回增長軌道將會是新任管理層的答卷。
上市24年首虧 股價創(chuàng)十年新低
財報顯示,東阿阿膠2019年實現營收29.59億元,同比下降近60%;虧損4.44億元,同比下降121%,這是這家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虧損。
對于業(yè)績變動原因,東阿阿膠在此前發(fā)布的業(yè)績預告中提到,公司進入調整期,受整體宏觀環(huán)境和市場對阿膠價值回歸的預期逐漸降低等因素影響,主動清理渠道庫存,嚴格控制發(fā)貨,從而對經營業(yè)績產生一定影響。
具體到產品來看,最為核心的阿膠系列產品收入下滑明顯,去年實現收入約20.43億元,同比大幅下滑近68%,較上年少賣了近43億元,對公司的貢獻也從上年的86%降至不到70%。
同時,阿膠系列產品毛利率也出現明顯下降,去年為68%左右,同比減少約7個百分點。這也導致公司整體毛利率大幅下降至48%,同比大幅下降18個百分點,為1997年以來最低。這顯示出,過去數十年來東阿阿膠量價齊升的好日子已經到頭。
據不完全統(tǒng)計,自2006年至2018年,東阿阿膠對旗下產品累計提價近20次,甚至一年提價3次,東阿阿膠因此獲得了“藥中茅臺”的稱號。
盡管阿膠療效受到多次質疑,但阻擋不住經銷商囤貨熱情,消費者也愿意埋單,這推動東阿阿膠業(yè)績保持了十多年的持續(xù)增長。
然而隨著2018年以來宏觀經濟環(huán)境下行,滋補品市場增速大幅放緩,東阿阿膠通過不斷提價打造高端品牌的價值回歸戰(zhàn)略逐漸被市場拋棄,公司產品提價幅度和頻率變緩,經銷商們囤貨熱情下降,產品價格超出市場承受能力,消費者也不再買賬。公司業(yè)績疲軟開始顯現,2018年營收出現微降,盈利增長不到2%,阿膠系列產品收入也僅僅增長0.44%,產品銷量下降超過11%。
進入2019年,這種趨勢進一步惡化,盡管東阿阿膠開始積極推動去庫存,并降價促銷,但效果依舊不理想。
2019年公司產品銷量5561噸,僅有2017年的六成左右,同比下降達32%,產品銷售均價更是同比大幅下降達52%,可以說這一年東阿阿膠遭遇了量價齊跌的不利局面。
伴隨著業(yè)績的持續(xù)惡化,東阿阿膠股價也從2017年69元多的歷史高點開始持續(xù)下跌,2019年以來還多次出現跌停,不久前股價更是創(chuàng)下約十年新低。3月27日收盤該股報26.89元,年內跌幅近24%,市值僅剩下176億元。
價值回歸到盡頭 何時輕裝上陣
東阿阿膠在2019年出現的罕見虧損,也是對其堅持了十多年的價值回歸戰(zhàn)略的一次沉重打擊。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東阿阿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