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經營模式上看,宅急送自身籌建并組織管理了物流配送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而且還極力歡迎其他加盟商的加入,這種自營與加盟制混合發(fā)展的形式,在通達系和順豐等企業(yè)發(fā)展黃金時期顯得有些無力,一方面使宅急送內部的規(guī)矩和制度產生混亂,另一方面也給快遞網點的鋪開帶來了各種阻礙。
第二,資金問題:融資渠道過于單一。宅急送從成立開始就有資金短缺的問題,要知道,它是靠日本的一家公司注資才得以將其業(yè)務擴張。而之后由于數(shù)名骨干的離開,宅急送再次陷入困境,這次是引進物美集團才化解了“危局”。
然而,多次遇到資金瓶頸,宅急送創(chuàng)始人陳平只能想到上市融資,但宅急送的兩次上市融資計劃也是遇到各種阻礙,最終所有的努力都白廢了?梢哉f,宅急送一旦出現(xiàn)資金危機,就只會過度依賴董事會來解決問題,這唯一的融資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只會限制其業(yè)務的擴展。
第三,服務問題:服務質量水平存在問題。快遞業(yè)可以說是服務業(yè)的一種,那么用戶的滿意度如何,其實源于企業(yè)的服務質量,如果企業(yè)的服務質量好,就會吸引住用戶,因此有可能會提高用戶對企業(yè)的忠誠度。
而據國家郵政局公布的2017年6月消費者對快遞企業(yè)申訴情況來看,宅急送位于第三名,6月有效申訴率為10.77%,其中快遞延誤占3.17%,丟失損毀占2.74%,投遞服務占4.57%,同比去年的申訴率上升了。這就意味著宅急送的服務質量并沒有提升反而越來越差,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宅急送的聲譽,使用戶對其認可度降低,導致用戶量流失,甚至有可能會拉低其營業(yè)額。
總之,如果宅急送一直靠“負面新聞”出現(xiàn)在大眾眼里的話,那么它就離死亡不遠了。但宅急送并沒有就此放棄改革,而最近新零售比較火熱,催生了“即時配”的風口,那么宅急送作為快遞行業(yè)的“老一輩”,能否借此機會翻身呢?
“即時配”盛行,能否助力宅急送翻身?
自新零售誕生后,“分鐘級”派送已經成為傳統(tǒng)快遞的新物種,換句話說,傳統(tǒng)快遞目前站在即時配的風口上。作為快遞界的元老,宅急送也加入到了即時配的隊伍當中。盡管即時配成為了新零售的“寵兒”,但它能否成為緩解宅急送疲態(tài)的一劑良藥呢?我們尚且未知。
據搜狐網報道,今年8月份,宅急送上線了同城當日送達的業(yè)務。根據宅急送方面介紹,該產品設計為重量10KG以內,距離10公里以內,派送時間范圍在3-4個小時之間,服務范圍上支持文件、票據、服裝、禮品、鮮花蛋糕、水果生鮮以及生活用品等各種物品的配送。
而且據悉,宅急送還推出了“前置倉即時配”產品,其主要服務于“天貓超市1小時達”,目前它已在22個城市建立了1000多個前置倉。
此外,搜狐網還報道過宅急送于2018年5月與易果生鮮的合作伙伴—鮮生活開始了戰(zhàn)略合作。雙方宣布就繼續(xù)提高全國便利網絡“1小時達”整體配送能力展開了深度合作。據了解,目前,鮮生活和宅急送的業(yè)務已經在包括西安、上海等全國20多個城市開展。
宅急送近期在“即時配”上的一系列大動作,說明它已經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試圖通過縮短配送的時間來提高配送效率,降低配送成本,從而提高用戶的體驗感和企業(yè)的利潤率。
然而,目前并不是只有宅急送開展了即時配的業(yè)務,可以說,幾乎是整個快遞界的企業(yè)都已踏入了即時配領域。譬如,順豐推出了同城急送、即刻送、夜配三種同城即時配送產品;圓通以“計時達”產品切入了即時配送領域;韻達、中通也分別開通了“云遞配”、“City Express”服務。
相比之下,宅急送進入即時配領域的腳步似乎慢了些,而這樣的場景與其進入電商時期時多多少少有點神似,都是回過神后,別的企業(yè)早已在該領域上布局了業(yè)務,那這一次,宅急送能后來者居上嗎?
其實在這之前,宅急送曾涉足過同城配送業(yè)務。早在O2O火熱時,宅急送已經與華聯(lián)等商超和快餐外賣牽手,推出過“即時配”的配送服務。但即使是這樣,宅急送也沒有因此而繼續(xù)深耕即時配領域。如今,即時配風口再次來臨,宅急送只能想辦法抱上天貓的大腿,但也未必能改變它在市場上的份額。
根據比達咨詢《2017年度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即時配送平臺訂單份額中,蜂鳥配送以28.9%的占比排名第一,新達達排名第二,占比26.2%,美團外賣排名第三,占比21.6%。作為即時配送的直接參與者,蜂鳥配送、新達達、美團外賣三足鼎立。換句話說,留給其他平臺的市場份額僅剩23.3%。在這樣的格局下,宅急送有很大的幾率會成為各大巨頭爭搶即時配跑道的陪襯品,而宅急送要想靠即時配翻身,這其中難度是非常大的。
總而言之,在當今的市場環(huán)境下,競爭日益激烈,宅急送要想不被淘汰,就需要自身硬起來,畢竟企業(yè)之間的競爭較量就是實力的較量。要知道,目前宅急送已經不再是快遞行業(yè)的第一梯隊,而且由于它自身沒有深耕的領域,所以難以在快遞界打出招牌來。而這一次在即時配風口面前,宅急送真的選對了方向嗎?
來源:i黑馬-劉曠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宅急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