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傳授品牌“碰瓷”套路
多位律師表示,這類碰瓷大牌的商標通過審查的可能性極小。那么,明知不可行,為什么商家還要申請?
根據(jù)拼多多的規(guī)定,企業(yè)商家在拼多多平臺開設專營店、專賣店、旗艦店,需要提供由國家商標總局頒發(fā)的商標注冊證或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復印件。

正是“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這一條,給商家留下了可鉆的空子。
律師介紹,商標注冊分為申報、受理、審核、公示、下證幾個階段,申報一般為2個工作日,受理一般長達1個月左右時間,審核階段一般長達7個月,9個月內(nèi)國家商標局會對申請給出結果,通過后進入公示期,公示期為3個月,無人異議后,45天拿到商標注冊證書,全程一般長達13個月。
所以在拿到商標受理通知書后,申請人會有7個月左右的時間等待國家商標局的審核結果。商家正是利用了這一時間差。
據(jù)小米e家品牌負責人透露,他去年8月開始在拼多多上賣電視機,銷量最好的時候可以一個月賣兩千多件,但現(xiàn)在拼多多平臺上的商家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價格也越做越低。他有多個電視機品牌,目前主推的是小米e家。“小品牌不太好賣,知名品牌要好賣一些。”他說。
“我們拿到了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所以不擔心被小米公司起訴。”他表示,“商標申請?zhí)峤缓,會有商標注冊號和受理通知書,在拼多多發(fā)布商品的時候,提交這些材料就可以了,不需要注冊成功的商標證書。”
記者還以康佳合作商的身份聯(lián)系上“康佳視界”背后的廣州市諾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們不是康佳,我們是康佳視界,這是我們自己的品牌。”負責人同時指出,康佳視界已經(jīng)被他提交商標申請,目前已經(jīng)收到商標受理通知書。
當記者詢問康佳視界的商標是否真實有效時,負責人表示,只要提交了注冊申請,收到受理通知書后就可以使用。
記者提出要在拼多多開店的需求,該負責人出招:“你先注冊一個商標,比如康佳云,注冊康佳很難成功,只要別跟大品牌完全一樣就行了,在大品牌名稱后面多加兩個字就有可能通過。”
對于其他平臺的情況,記者查詢了京東的招商說明和要求,商家入駐京東旗艦店、專賣店和專營店,需要提供商標注冊證書,未獲得注冊證的需要商標注冊受理通知書。
淘寶網(wǎng)則規(guī)定,賣家申請入駐淘寶網(wǎng),入駐品牌需已被商標注冊主管機關受理或核準注冊,并且不得與已經(jīng)入駐的品牌在文字、讀音、含義、圖形構圖、顏色或其各要素組合后的整體結構相同或近似。
個人商家發(fā)布商品審核更寬松
對于要“碰瓷”大品牌的拼多多企業(yè)商家而言,需要提交商標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但對于個人商家而言,連這一步都省去。
尋找中國創(chuàng)客記者在拼多多上測試了發(fā)布商品的流程。
記者先在拼多多上申請商家入駐,在個人商家的注冊頁面,除了個人基本信息外,需要提供的資料為個人身份證正反面照片,以及個人手持身份證照片,不需要其他資料和繳納保證金。一個工作日后,店鋪即通過審核,開店成功。
在店鋪中,點擊“創(chuàng)建商品”,并沒有要求提交品牌授權書或商標注冊證等材料,商家只需要填寫商品基本信息、商品規(guī)格與庫存,點擊服務承諾,即可發(fā)布商品。
記者從京東某母嬰店中,從一款售價1599元的康貝嬰兒推車宣傳頁下載了6張宣傳圖片,其中有兩張圖的顯著位置標有康貝(Combi)的商標,隨后記者填寫完了基本資料,并將單獨購買價標為149元,拼團價為100元,點擊提交并上架按鈕,直接通過了審核,商品發(fā)布成功,并且商品鏈接可進行分享。


隨后,記者把下載的兩張標有康貝(Combi)商標的圖片中,將康貝(Combi)更改為康貝兒(Combier),將單獨購買價修改為6990元,拼團價為5960元,并再次提交,同樣馬上通過了審核。


申請過程中的商標不享有商標權
在拼多多上,碰瓷大品牌的商家不止上述幾家,更不局限于電視機領域,這也造成了消費者的混淆誤認。
在洗護品類中,一款與洗護類品牌“阿道夫”幾乎完全相同的洗發(fā)水產(chǎn)品的評論區(qū),有買家寫道“給大家看看特寫,以為是阿道夫的人可以不用買了”,該用戶在購買后發(fā)現(xiàn)品名為“雅利阿道夫”。在母嬰品類中,有從包裝到名稱都與紙尿褲品牌“幫寶適 Pampers”極其類似的Parmebos、Paonmepors、Parmepas等等。
持有商標受理通知書,就真的可以合理使用商標嗎?
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主任王有銀表示,收到商標受理通知書,并不一定代表其享有商標權。在申請過程中的商標不享有商標權,和已注冊商標造成混淆就構成侵權。而且相似商標明顯違背商標法關于商標的審查原則,不會通過審查。
某大型知識產(chǎn)權代理公司的商標律師指出,商標不管有沒有注冊,都是可以使用的。但正常使用的前提是不能侵犯已注冊商標的商標權。國內(nèi)商標保護的原則是注冊在先,優(yōu)先保護已注冊商標的權益。
王有銀表示,小米、康佳、創(chuàng)維均是注冊商標,享有商標專用權,根據(jù)《商標法》規(guī)定,經(jīng)商標局核準注冊的商標為注冊商標,商標注冊人享有商標專用權,受法律保護。其中最重要的是專有使用權和禁止權。從這一點來看,小米視界、康佳智能、創(chuàng)維云等這樣的品牌侵犯了這些商標的專用權,構成商標侵權。
除了商家,律師認為作為平臺的拼多多應承擔責任。王有銀指出,拼多多作為網(wǎng)絡銷售平臺,應該承擔起審查職責,對商品推廣更應承擔審核責任,對于這些明顯侵犯國內(nèi)知名品牌的推廣,平臺更應該肩負起主動禁止責任。
他表示,根據(jù)廣告法相關規(guī)定,廣告發(fā)布者有義務核實廣告內(nèi)容。對內(nèi)容不實或者證明文件不全的廣告,不得發(fā)布。發(fā)布廣告法禁止發(fā)布的廣告的,除沒收廣告費用外,還應處20萬元至100萬元罰款,情節(jié)嚴重者,可以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吊銷廣告發(fā)布登記證件。
來源:新京報 黎明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