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金融終于“走出”京東。
8月14日,京東發(fā)布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京東金融重組已完成交割,京東金融的財務數據將不再納入京東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京東金融歷史期間的財務數據在京東集團的合并財務報表中已列示為終止經營。
但這并不意味著京東金融與京東沒有任何關系。此次拆分,京東集團將在京東金融未來實現累積稅前盈利后,獲得京東金融稅前利潤的40%。此外,如果相關監(jiān)管法規(guī)許可,京東集團有權將其在京東金融的權利轉換為京東金融40%的股權。
京東金融拆分的目的很簡單,無非是為了拿牌照以及在國內上市。8月18日,京東金融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京東金融目前還沒有上市計劃和時間表,關于網絡傳聞京東金融上市的種種猜測都是不實信息。
走出京東后,京東金融該往哪兒走?京東金融回復稱,京東金融的定位是一家服務于金融行業(yè)的科技公司。公司在不斷擴大自營金融服務業(yè)務,為城市和農村的企業(yè)及個人客戶提供信貸、理財、支付、眾籌、保險、證券等服務的同時,將自身所不斷積累的數據與技術能力、風控能力、反欺詐能力、場景獲客能力等向中國數千家金融機構輸出。
劉強東擁有多數表決權
去年11月15日,京東集團宣布將出讓其持有的所有京東金融股份,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此次宣布拆分前,京東金融曾完成一輪66.5億元的融資,交易后估值為466.5億元,由紅杉中國、嘉實投資、中國太平領投。
今年3月1日,京東集團簽署了重組京東金融的最終協議,4個月后,京東金融的重組拆分塵埃落定。
根據公告,此次交易共涉及142億元人民幣(約21億美元),由于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劉強東同時擁有京東集團和京東金融的控制權,所以這筆資金將作為收益記錄在京東集團2017年第二季度財務報表的權益科目中的資本公積。
京東金融回復時代周報記者稱,依照劉強東所持有的股份以及通過投票權委托或其他安排獲取的員工和其他投資人的投票權,劉強東還將擁有京東金融多數表決權。
“同時,京東集團和京東金融簽署一系列關于股份出售,經營許可以及業(yè)務合作協議,京東金融與京東集團仍將保持緊密的戰(zhàn)略協作關系。”
這也意味著,京東金融依然擁有京東體系內的資源。京東金融CEO陳生強也表示,京東金融重組完成之后,仍將與京東集團的戰(zhàn)略保持一致,與電商和物流板塊協同服務各類金融及商業(yè)企業(yè)。
“京東金融的分拆并不會影響京東的用戶體驗,符合條件的用戶可以繼續(xù)使用京東白條在京東商城購物,京東商城和京東金融會緊密合作。”京東金融稱。
京東金融此次拆分重組的目的無外乎兩個:在國內上市以及申請更多金融牌照。由于國內的金融監(jiān)管政策,京東金融的業(yè)務繼續(xù)擴大需要更多的金融牌照。
目前,京東金融已獲得的金融牌照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額貸款牌照、保險經紀牌照等,但這遠遠不夠。若想進一步增強實力,還需要獲取諸如銀行、證劵、保險等大牌照。另外,出于資本市場的要求,如果京東金融要在A股上市,股東背景也必須限制在境內投資者當中。 共2頁 [1] [2] 下一頁 互聯網巨頭如何成為一個好VC 京東金融給了個新思路 京東金融重組完成交割 獨立后九大領域布局金融科技 京東金融重組完成交割:不再納入京東集團財務報表 重組完成交割 京東金融謀上市 京東金融重組完成交割 謀求上市仍存挑戰(zhàn) 搜索更多: 京東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