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位經銷商看來,作為一個年銷量不足5萬輛的二線豪華車品牌,英菲尼迪的營銷攻勢要向年銷幾十萬輛的一線豪華車品牌看齊,長期來看也不現(xiàn)實。“大品牌一年多少款車,預算多少?英菲尼迪一年才一兩款車,營銷預算差別很大,而且如果還是以前高舉高打的方式,經銷商跟著跑也很累。”
如果說營銷火力猛銷量業(yè)績也會好看的話,林肯或許就是一個反例。這個比英菲尼迪進入中國市場還晚,尚未國產,也很少搞萬眾矚目營銷活動的品牌,2014年重返中國的林肯在2016年銷量突破3.2萬輛,同比增幅近180%,屬于典型的“悶聲發(fā)大財”。
調整過渡要多久?
那么,英菲尼迪銷量停滯的原因到底在哪兒?人事變動的影響是排在首位的,從戴雷時代到陸逸時代,英菲尼迪更換的不僅僅是一把手,市場、網絡、銷售、公關等多個部門的骨干也都在發(fā)生變動。盡管品牌理念、口號等“大政方針”不變,但人事變動帶來的工作停滯,以及新人接手后落地執(zhí)行思路的變化,還是對英菲尼迪的業(yè)務推進帶來很大影響。
在外界看來,最大的變化就是英菲尼迪的營銷由攻轉守,不再追求勇立潮頭,向一線豪華車品牌看齊。在東風英菲尼迪內部,則把這種轉變稱為“由量到質”,追求有質量的品牌傳播與市場推廣。
“營銷活動力度變弱確實是一個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產品競爭力吧,和其他品牌相比,英菲尼迪的產品線并不豐富,產品設計雖然有特色,但還并未被大眾所熟悉。一個品牌從讓人知曉到讓人了解其產品,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對于英菲尼迪來說,以前大把撒錢的強勢營銷勢必難以持續(xù),現(xiàn)在還在調整期。而且這個調整期會比較長,想走出來并不容易。”汽車行業(yè)分析師鐘師認為。
上述東風英菲尼迪經銷商則認為:“新產品推出節(jié)奏不快,產品更新慢也是一個問題。”從2014年底國產以來,英菲尼迪只推出了兩款國產車型:Q50L和QX50,另一款SUV車型QX30的國產時間一直沒有確定。從媒體的產品對比測評看,已經國產的兩款車在動力系統(tǒng)方面和同級別競品相比處于弱勢,而產品定價偏高。對于國內火熱的SUV市場而言,英菲尼迪雖然有不少SUV產品,但都以進口車形式賣,價格上不占優(yōu)勢。
曾有英菲尼迪的經銷商對媒體表示,英菲尼迪的進口車銷售十分慘淡,越是大車越賣不動。QX70、QX80這樣的大車,無論怎么降價就是賣不動,主要原因就是“這些車子是七八年前設計的,無論是造型還是內飾設計,已經跟不上如今的消費潮流”。
可見,英菲尼迪雖然積極推進了國產進程,但在產品開發(fā)和規(guī)劃等后續(xù)體系支撐上并沒有準備充分,導致其在國產后并未一飛沖天,反而還不如一些進口品牌。今年,英菲尼迪計劃在華推出4款車型,分別為Q60、改款Q50L、新款Q70L以及QX30的年度改款車型,新車陣容還是以進口車為主。在沒有重磅國產新車推出的情況下,英菲尼迪今年的銷量表現(xiàn)依然不容樂觀。
一位經銷商則認為,新的管理層還在消化以前“大躍進”所留下的后遺癥,這也是導致英菲尼迪這一年多沉寂的原因。實際上,不僅是英菲尼迪,在前期提前開啟國產(業(yè)內認為年銷5萬輛是國產最低規(guī)模限度)的DS、謳歌等三四線豪華品牌都面臨著發(fā)展的階段性困境。(經濟觀察報 耿慧麗/文) 共2頁 上一頁 [1] [2] 日產在華召回19輛進口英菲尼迪QX30汽車 日產召回進口英菲尼迪QX30 氣囊存在安全隱患 英菲尼迪在華發(fā)展增速減緩 欲借QX30上市謀求高增長 英菲尼迪在華緩步調整 兩起召回使逐漸被對手拋離 英菲尼迪人事動蕩銷量不穩(wěn) 定位不統(tǒng)一在華一波三折 搜索更多: 英菲尼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