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能火?
提到無印良品的發(fā)展,山本直幸曾向媒體表示有三大環(huán)節(jié)的支撐:第一是商品,第二是環(huán)境(包括店鋪服務、管理),第三是與消費者的互動溝通。
商品:目前依舊以實體店鋪為主的無印良品,在選品上會在統(tǒng)一戰(zhàn)略商品的基礎上,針對店鋪所在地的居民情況做策略調整。從消費者體驗出發(fā),堅持商品“平實好用”的原則,在產品設計上去標簽化,同時圍繞“感覺良好的生活”拓展品類。在其總部7000多種商品中,2005年首次引進中國商品種類1570多種,其中生活雜貨1450種,服飾、箱包100多種,食品20余種。山本直幸透露,未來家具品類會提高銷售占比至20%,目前其同紡織品和電子類三類合計占比在14%左右。

同時,無印良品也注意到了二胎政策開放后中國的崛起的童裝市場。“據說在明年年底的時候會是一個生育高峰,” 山本直幸表示。童裝賣得比較好的店鋪在三線城市,店鋪旁邊有學校的話文具賣的好,有住宅區(qū)則生活用品、居家用品賣的比較好。
管理:了解無印良品的人都知道它有一本2000頁的員工手冊,正是這本手冊,將2001年一度赤字38億元的無印良品,在幾年內經歷了V字型恢復。 松琦表示,在開店的選址上由兩位人員決定,并在董事會提案,但內部流程從簡,即使蓋章也不會超過3個,一張A4紙正反面即交代清楚事情。
消費者互動溝通:盡管目前依舊以實體店鋪為主,2000年宣告入駐天貓的無印良品,其線上被視作同消費者的重要溝通渠道。山本直幸表示,通過天貓旗艦店和官方網絡商城的線上互動,能夠同客戶進行交流,借線上商品優(yōu)惠和官方網店希望將客流更好的引導實體店鋪中,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服務。
去年是無印良品進入中國10周年,推出了名為Muji Passport的官方APP作為其了解客戶消費動態(tài)的渠道。該APP能夠查找附近店鋪,同時檢索并收藏用戶喜歡的商品。會員通過簽到方式累計里程數,獲得積分兌換獎品,同時充當導購功能,用戶通過商品與編碼查找地圖附近店鋪的貨品情況,這也使之成為打通線上線下渠道的橋梁。不過,目前Muji Passport同天貓旗艦店的積分尚未打通。
賣書賣菜賣咖啡后,又準備“賣房”了
這個有著日本簡約、極簡精神的零售公司,在商業(yè)形態(tài)的探索上卻樂此不疲,打算“包辦”用戶的吃穿住行。據悉,明年下半年,在中國推出的MUJI HOTEL將會竣工,這也是無印良品的首次跨界,從41間客房到公共區(qū)域都會采取無印良品的產品。
而在日本本土,它從2012年開始就聯(lián)合日本都市再生機構進行舊宅翻新的改造計劃,從而讓當地年輕人回到團地住宅區(qū)。
“無印良品在日本確實做很多先行的項目,比如老房的改造等等,中國也已經引進了open muji以及Café&Meal MUJI等等新形式,會陸陸續(xù)續(xù)將新的形態(tài)導入進來,給到顧客新穎的感覺。” 松崎曉補充到。

2013年1月,中國首家大型店——杭州利星名品店開業(yè)。Found MUJI首次進入中國,通過從全世界范圍內找出長久利用的日用品進行改良、再生。同時首次在店鋪中開辟ATELIER MUJI空間,定期舉辦各種展示會,主題涵蓋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人文、傳統(tǒng)、風俗、手工線等方面。同年8月,中國首家旗艦店,上海環(huán)貿廣場店開業(yè),首次引入MUJI YOURSELF服務,即在布制商品上刺繡名字或圖案。11月,無印良品在深圳機場開出首家MUJI to Go精華型店鋪,精選商務及旅行類商品,提升顧客旅行體驗。
類似宜家,無印良品從2014年開始便推出崇尚素食理念的Café&Meal MUJI,同時提供IA家具搭配顧問(Interior Advisor)和SA服裝搭配顧問(Styling Advisor)兩項特色店鋪服務,提供個性化的家居和服飾搭配提案。
而在2015年12月,中國最大世界級旗艦店——上;春755旗艦店盛大開業(yè),引入MUJI BOOKS,通過混合書籍與生活方式,首次打造的Open MUJI獨立對話空間,并定期邀請藝術家和手工匠人圍繞生活的各個領域展開精彩紛呈的展覽及talk show。
山本直幸表示,無印良品更關注生活中更為人性的一面,同消費者共同思考“感覺良好生活”,中國的經濟成長未來預測可能是在6.7%左右,并表示期待新項目在中國的擴大。(來源: 電商在線) 共2頁 上一頁 [1] [2] 武漢這家面包房 活像是無印良品和宜家的合體 無印良品的“眾籌”讓更多人參與新產品決策 無印良品明年在日本先行降價20%至34% 欲挽回消費者 無印良品年銷200億的秘密:只服務好10%人群 無印良品宣布明年降價超20% 中國網友聽說后炸了 搜索更多: 無印良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