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熱門資訊頻道 >> 正文
樂視激進國際化:如何才能繼續(xù)把故事講下去?

  從資金到硬件到內容的邏輯只要其中一環(huán)斷裂,樂視全球化的故事就很難講下去

  陷入資金鏈危機的前兩周,樂視正在以“顛覆者”姿態(tài)大跨步進軍北美。

賈躍亭(資料圖)

  美西時間2016年10月19日,樂視在位于美國舊金山北部的藝術宮(Palace of Fine Arts)舉辦代號為Big Bang的發(fā)布會。

  在旁觀者看來,樂視此次入美頗具野心——不僅請了近千家中外媒體參加發(fā)布會,宣布樂視生態(tài)全面落地,還提出 “雙總部”的戰(zhàn)略,即以中國和美國為兩個總部,以彰顯北美市場對其全球化戰(zhàn)略的重要地位。

  這是自2014年提出全球化戰(zhàn)略以來,樂視進入的第四個海外市場,此前三個分別是中國香港、印度和俄羅斯。

  樂視落地海外的慣常做法是——選擇當地一處具標志性的建筑,籌辦一場規(guī)模宏大的發(fā)布會。

  比如在進駐印度和俄羅斯時,樂視選擇的分別是位于印度商業(yè)中心古爾岡的Kingdom of Dreams和位于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中心的Digital October。前者是印度首個現場演出劇院,后者是俄羅斯著名的科技企業(yè)群落。

  “不像其他公司小心翼翼地進入海外,樂視一下子聲勢就搞得非常大,感覺一下子全面入侵了。”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高級總監(jiān)盛陵海對《財經》記者說。

  樂視創(chuàng)始人兼CEO賈躍亭多次表態(tài),美國是樂視全球化戰(zhàn)略中最重要的市場。“世界向東,我們向西。” 他在10月18日發(fā)布的致美國用戶公開信中寫道。

  不過,該場發(fā)布會出現重大紕漏——原定由賈躍亭親自駕駛LeSee概念汽車上臺未能如期進行,據賈躍亭現場解釋,該車在從洛杉磯運送到舊金山的路上發(fā)生車禍。

  發(fā)布會后,樂視網(300104.SZ)在中國A股的股價連續(xù)上漲兩個交易日,截至北京時間10月24日,樂視股價上漲1.87%至45.33元/股,增幅不算顯著。此后股價更是一路下跌,截至《財經》記者發(fā)稿,樂視網股價已經下跌至每股38.38元,下降了15.33%。

  在市場看來,這次樂視的國際化動向未如期得到資本市場的積極反饋,受此次樂視資金鏈風波影響外,DCCI互聯網研究院院長劉興亮對《財經》記者說,股價走低,也部分說明股民對樂視的海外擴張抱持質疑。

  樂視的全球化也延續(xù)了其一貫的做法:全面鋪開、快速擴張,因此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近日,樂視在國內爆出資金鏈危機,外界因此對其宏大的國際化夢想更增疑問。“樂視海外真的是排山倒海地投入,但回收可能就是小橋流水了。”一位接近樂視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

  擴張之路

  “我們同時進入四個區(qū)域,美國、印度、亞太和俄羅斯,而且是全生態(tài)進入,它對資源的消耗可想而知。”

  樂視在中國大陸以外的擴張首選中國香港。2014年8月,樂視在香港成立亞太總部。9月,賈躍亭發(fā)布題為《樂視為何現在選擇全球化》的內部信。他表示,樂視此時選擇全球化,是因為互聯網公司布局一定要考慮未來3年-5年的發(fā)展趨勢。

  但時至今日仍有業(yè)內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賈躍亭當年說要發(fā)展海外的原因之一或是回避當時在國內碰到的風波。

  中國香港是位列世界前三的金融中心,但是在中國內地迅速崛起的互聯網產業(yè)尚未大規(guī)模滲入,舊有的商業(yè)體系根深蒂固盤踞于此。

  特別是樂視想要撬開的香港電視業(yè),TVB(香港無線電視臺)這一壟斷性巨頭早已形成,與之抗衡多年的亞洲衛(wèi)視也扛不住長期虧損,于2016年3月停播,同時線上購買的用戶習慣尚未成型。

  樂視為何把境外首戰(zhàn)選在中國香港?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智能終端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研究總監(jiān)閆占孟對《財經》記者分析,對于中國內地互聯網公司出海,中國香港溝通優(yōu)勢明顯,同時香港體育和娛樂業(yè)發(fā)達,受眾群天然存在,另外香港受眾也更容易接受付費的內容消費模式,這些都是樂視進駐香港的考慮因素。

  兩年時間里,樂視不僅高價買下英超、NBA播映權,還采用零月費套餐以低價爭奪市場。

  樂視亞太區(qū)執(zhí)行總裁莫翠天2015年12月接受媒體采訪時稱,樂視在香港市場銷售的智能電視超過3000臺,線上銷量占比50%以上。2016年1月,樂視手機進入香港。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向《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樂視手機目前在香港市場份額在4%-6%區(qū)間內。

  內容生態(tài)構建方面,樂視除了購買CBS、Cinema World和Dream Works等國際電視頻道內容,還自建網絡劇,目前樂視自制劇《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已經播出。

  此外,樂視在內地的自制劇《太子妃》等也在香港地區(qū)播出。據《財經》記者了解,樂視在香港主要以采購和自建的方式構建內容生態(tài),未與其他視頻平臺合作。

  2015年一整年,樂視未落地任何新的境外地區(qū)。

  直到2016年1月,樂視才進入它的第二個境外市場——印度。樂視手機最先進入,其后是電視。

  對于硬件產品進入市場順序,樂視亞太區(qū)投融資部門主管蔡昕玥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這與當地用戶消費水平有關,印度市場消費能力弱,因此選擇價格相對便宜的手機最先進入,通常情況下樂視會把最容易讓品牌落地的產品率先投放市場。

  手機首銷當日,賈躍亭發(fā)表微博稱樂1S賣出7萬部,創(chuàng)造印度史上最大單日在線銷售量。根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向《財經》記者提供的數據,樂視手機2016年Q1、Q2和Q3在印度市場份額分別是1.4%、1.3%、1.1%。

  在印度,除了購買本地內容外,樂視與EROS、YuppTV和Hungama三家視頻和音樂提供商達成合作。目前,樂視在印度還沒有推出自建內容。

  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駐印度資深分析師Tarun Pathak告訴《財經》記者,印度是一個有22種不同語言的國家,樂視想用單一方法撬動整個市場非常困難,因此只能引入線下電視頻道和電子商務合作伙伴,現階段自建內容還顯得為時過早。

  2016年9月,繼亞太地區(qū)之后樂視進入俄羅斯,目前已開始發(fā)售手機。

  2016年10月,樂視落地北美。其實,自2015年以來樂視已經頻繁在北美市場展開動作——2.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6.99億元)買下雅虎在加州圣克拉拉縣的一塊土地作為樂視的北美辦公室,斥資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5.93億元)收購美國市場份額第二的電視機廠商Vizio。

  《財富》雜志11月7日報道,這起7月份宣布的并購案,交易到現在仍未完成。

  一位接近Vizio的人士向《財經》記者透露,樂視收購Vizio只支付了6億美元預付款,剩余資金一直沒有到賬。對此,《財經》記者發(fā)郵件向Vizio查詢,截至記者發(fā)稿尚未得到回復。

  值得注意的是,樂視在美國提出開放的內容生態(tài),將平臺開放給Netflix、Google、Hulu、SHOWTIME、SLING TV等眾多視頻內容服務商。閆占孟對《財經》記者分析,樂視在美國資源不足,開放是不得已而為之,只有開放才能互換資源。

  從中國香港到印度、俄羅斯,再到美國,蔡昕玥告訴《財經》記者,樂視的全球化路線應當說是非常清晰的。

  她分析稱,香港作為中國人熟悉的成熟市場率先進入,印度不論從人口總量還是市場增長都具有強吸引力,俄羅斯作為人口大國、政治強國,將是樂視下一步布局歐洲的重要根據地。

  此次進駐的美國,是現階段樂視海外拓展最重要的市場,樂視希望三年后旗下一些子生態(tài)在美國上市,現在樂視在美國設立雙總部也是為之后上市做準備。

  蔡昕玥表示,樂視的生態(tài)戰(zhàn)略在美國取得成功后,下一步就是進軍歐洲,到那時俄羅斯將會是樂視歐洲市場的重要根據地。

  11月6日,賈躍亭在內部信中表示,樂視全球化戰(zhàn)略擴張告一段落,階段性聚焦現有中、美和印度三大區(qū)域價值市場,分步取得真正突破。一位樂視控股人士告訴《財經》記者,美國是樂視全球化今年的宣傳重心,俄羅斯則會是明年的重心。

  不過在11月9日,賈躍亭在樂視網投資者交流會上反思,樂視的全球化擴張步伐太快。“我們同時進入四個區(qū)域,美國、印度、亞太和俄羅斯,同時進入而且是全生態(tài)進入,它對資源的消耗可想而知,這也超出了我們現有的組織能力。”

2頁 [1] [2] 下一頁 

樂視的“本命年”危機:會像德隆一樣大崩盤嗎?

玩轉“別人家的”雙11:樂視生態(tài)銷服平臺發(fā)力“客場”稱霸

樂視北美高管回應資金鏈緊張:樂視美國仍在擴張

樂視激進國際化:全生態(tài)進入四個區(qū)域

國務院出臺實體零售新政 樂視生態(tài)銷服平臺引領零售變革

搜索更多: 樂視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