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價模式下,外賣利潤被攤薄
然而商家對競價排名是又愛又恨,買了排名的商戶,必須掏腰包加大補貼才能刺激銷量;沒買排名的商戶,無法進入靠前排名,銷量自然受到影響。
有商家透露,在目前的競價模式下,外賣的毛利率進一步降低,一般不超過10%。
在美團商家后臺“黃金排名”頁面最下方,美團稱“推廣區(qū)就是廣告投放區(qū)域,您可購買推廣區(qū)內的某固定排名提高門店的流量,購買成功后推廣區(qū)內所有用戶都能看到您的門店”。
為什么不同推廣區(qū)價格不同?美團解釋,每個推廣區(qū)內的用戶數都不相同,系統會根據推廣區(qū)內用戶數計算每天的推廣價格。商家每個門店每天最多購買6個推廣區(qū),且每個推廣區(qū)內僅可購買一個展示排名。
次日,記者在美團外賣APP定位在購買排名位置,在首頁附近推薦商家中剛好排名第15名,但是并無推廣、廣告等標識。
一名外賣行業(yè)內人士介紹,“這些競價模式出現均在半年左右,競價排名模式不是美團外賣一個平臺有,其他平臺也存在。”
外賣剛興起的時候,外賣平臺的排名權掌握在市場人員手中,市場人員會根據人人喜好決定排名,這造成了很大的尋租空間。有的商家雖然訂單和人氣很高,但市場人員有權調整其排名,生意自然受到影響。
“誰靠前誰靠后,得讓人心服口服。”上述業(yè)內人士稱,在商家質疑市場人員排名的不公平時,系統競價排名才出現。
同樣是提升排名,餓了么星火計劃也被商戶廣為詬病。據北京多家加入餓了么星火計劃的商戶介紹,大概在今年1月份,餓了么推出星火計劃,即商家交3%-5%的技術服務費,就可以實現排名上升。以此換取商戶在平臺排名星級的提升。有商戶稱,如果商戶不加入星火計劃,有可能面臨關閉其店鋪的風險。
餓了么平臺抽出的這3%-5%利潤對于大部分中小商家而言,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商家們都管這叫“餓了么稅”。
對此,餓了么公開表示,星火計劃是一項商家增值服務,由商家自愿參與,平臺并不會以關店或關閉在線支付等手段強制商家加入計劃。
頁面打廣告,公開競價排名
“商家成本中終于要加上一項排名收費了,但沒想到這么快到來。”8月12日,十里河一家桂林米粉老板介紹,在餓了么平臺上付費,即可將店鋪排名提升至前幾位。
餓了么于今年推出了“付費排名”營銷工具系統,即商鋪付費后,可購買靠前位置。在美團外賣商家頁面上,已經將推廣區(qū)定義為廣告投放區(qū)域,即商家購買的競價排名,就是廣告位。
“競價排名這東西,挺虛的,外賣平臺就是變著法收費,怎么算商家都在增加成本。”一家美團外賣商戶直言,競價排名無外乎就是為了收租變現,外賣平臺正由產品服務轉變?yōu)槔娼侵稹?/p>
7月29日下午2點53分,記者登錄望京商業(yè)中心一家店鋪的美團外賣商家后臺,在頁面的左側欄目有“門店推廣”,打開后二級欄目有“黃金排名”,每天15:00-23:00開放搶購。
3點一到,美團“黃金排名”的推廣地圖顯示,望京周邊被劃分成六塊區(qū)域。推廣區(qū)的價格最低13元-17元,最高為50元-297元,每個區(qū)域共有5個可供購買的排名,為第5名、10名、15名、20名和25名。
在點擊不同區(qū)域的不同排名時,顯示推廣價格從十幾元到兩百多元不等。僅十分鐘,記者還沒看明白競價規(guī)則,大區(qū)域的所有名次已被搶光,在地圖上變?yōu)殛幱,只有最右邊兩個小區(qū)域可供選擇。最終,記者在河北一號院至東方國際大廈區(qū)域內購買了第15名的排名,用支付寶付了14元,買到7月30日的首頁排名。
8月12日,十里河一桂林米粉的老板向記者展示了餓了么商家版頁面,在豎排的選項中有一欄“營銷”,點擊進入后,便有“排名助手”的選項,屏幕上出現了“競價排名”廣告,“分類的排名也能提升到前25”。
頁面下方是排名推廣的具體方式:分別為競價推廣、付費排名和星火計劃。其中,付費排名顯示為“已停售,全面升級為更劃算的競價推廣”。
餓了么十里河一區(qū)域經理介紹,競價推廣是按點擊量算,比如說商家預算是0.5元一次點擊,這個0.5元是商家自己定的價格,如果別的商家出0.6元就會排在你之前。
他建議,商家可以先試0.5元,看看排多少,在你上頭人家出的比你高你再加。
對于已經停售的付費排名,這位區(qū)域經理說,付費排名為一次性購買。有的區(qū)域200元一天,有的區(qū)域要500元一天。十里河區(qū)域差不多300元到500元。
根據他的經驗,500元前五應該沒問題,300元前十差不多。
已有多戶商家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準備退出餓了么平臺。有商戶稱,“競價排名無外乎是外賣平臺收租變現,它帶來的訂單量靠無限攤薄商家利潤實現,最終都將轉嫁給消費者,花更多的錢,買到更差的外賣”。
燒錢大戰(zhàn)后轉向商戶廣告競爭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發(fā)布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網上外賣用戶規(guī)模達到1.5億,用戶使用率達21.1%,用戶規(guī)模較2015年底增加3610萬,增長率為31.8%。
經過幾輪燒錢搶奪用戶之后,外賣O2O市場已經出現寡頭分割市場的局面。最新數據顯示,餓了么、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以37.8%、30.5%、15.0%的比例領跑外賣訂餐市場。
相比出行行業(yè),外賣行業(yè)的補貼戰(zhàn)結束得更早。 據公開報道顯示,外賣每單虧損7-8元已屬正常,美團、餓了么日均訂單量都超過200萬單,每天虧損就在1500多萬。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占領認為,外賣的本質畢竟是服務,不管前期是靠BAT流量引流,還是靠補貼,幾家平臺都一致把目標放在提高服務質量和差異化上。如今競價排名的出現,將外賣平臺高額補貼早早結束,轉向商戶通過競爭廣告位燒錢,成為O2O外賣平臺的一種盈利模式。
“這個過程中要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以及平臺對商家的資質嚴審。”趙占領說,魏澤西事件之后,國家網信辦對付費搜索進行了規(guī)范。首先,搜索領域的服務商,平臺應該審核商家資質。其次,付費搜索和自然搜索要有明確的區(qū)分和標識。此外,對于付費搜索,他的結果在整個商家中,占比不能太高,有一定的比例上限。
趙占領表示,這些規(guī)定,就是為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消費者應該知道,購買的外賣是不是廣告,如果是廣告平臺需要明確標記出來。
此外,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表示,網絡訂餐平臺,采取競價排名,而非僅依據點擊量、訂餐量、口碑評價等客觀數據將商家排序。采取此種方式獲得優(yōu)先排名的商家與網絡訂餐平臺間已形成了廣告宣傳關系。但網絡訂餐平臺沒有將其收取費用進行商家排序的事實向用戶明示,其行為已經違反了廣告法相關規(guī)定。
依據《廣告法》第十四條之規(guī)定,廣告應當具有可識別性,能夠使消費者辨明其為廣告。違反該條規(guī)定,不具有可識別性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對廣告發(fā)布者也就是網絡訂餐平臺處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從法律上講,任何平臺都不得引入無證黑餐館并為其打廣告。”常莎稱,美團、餓了么其漠視法理的競價排名規(guī)則,遲早會被商家及消費者所拋棄。
采寫/新京報調查組記者 趙吉翔 趙蕾 實習生 金江歆 高興
攝影/新京報記者 大路
共2頁 上一頁 [1] [2]
分析稱美團餓了么或合并 背后有神力巨大的投資人
美團點評套餐產品 助力成都守柴爐烤鴨扭虧為盈
美團、餓了么競價排名 無證餐館花226元買進前五名
做好餐飲業(yè)的配角 美團點評杭州舉辦“互聯網+餐飲”產業(yè)大會
杭州綠茶公司訴美團接納李鬼 索賠50萬元
搜索更多: 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