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消費者來說,84號公告又意味著什么呢?“這個新規(guī)定讓我更搞不明白了,到底射頻美容儀安全不安全、功效怎么樣、還能不能買?”北京的消費者方女士向記者表示了她的擔心,“在這延期的兩年時間里,射頻類美容儀的功效宣稱、安全性等問題會不會再度成為監(jiān)管盲區(qū)?”北京理道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久成對《中國消費者報》記者表示,84號公告在一定程度上會讓消費者產生疑惑和擔憂,可能會使消費者維權更加困難。比如,原本下架的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再次售賣,可能會帶來產品信任問題等;政策變更可能會在當前階段使得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經營者責任減輕。政策寬限期帶來的“后遺癥”可能會帶來多種問題,這恐怕難以真正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若重新上架應明示產品風險
受30號公告的影響,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不少美容儀產品價格出現(xiàn)大跳水。比如,2023年“雙11”,覓光膠原炮一代美容儀標價4599元,線上平臺實付價格4561元,而同樣的產品在山姆會員店只賣2999元,價格相差近1600元,引發(fā)了眾多消費者質疑其“割韭菜”“線上高價,線下清倉”。今年2月,慕蘇美容儀打出“少量庫存,聚劃算直降800元到1000元”的宣傳語,一款原價標稱940元的產品僅售299元。
記者發(fā)現(xiàn),大多數曾經的射頻美容儀品牌目前已退出了市場。今年初,初普TriPollar天貓、京東旗艦店曾經關閉,其拼多多、小紅書的官方店鋪只剩一款美容儀產品在售,并標注“臨期特賣”,售價1299元,而該產品此前售價高達4000余元。初普官方微信公眾號的內容也曾全部清空,名稱認證從“初普”變?yōu)?ldquo;NiceTop所先”,并顯示“品牌公眾號升級中”。初普客服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沒有射頻類美容儀在銷售,店里在售的產品是一種超聲波類美容儀。”
據記者了解,還有不少頭部美容儀品牌積極押注“后射頻美容儀時代”,紛紛擴充了產品線,推出多款替代性的產品,涵蓋光電類、超聲類、促滲類等,如Ulike的超光炮美容儀、極萌透皮膠原光美容儀、覓光水光精華炮等。
那么,當行業(yè)迎來兩年緩沖期,各個品牌是否會重新上架射頻美容儀?
OGP時光肌小紅書旗艦店客服對記者表示:“后續(xù)應該會重新上架。”覓光、瑪麗仙、雅萌等品牌旗艦店客服則表示,暫時沒有接到通知。
對此,有資深美容儀業(yè)內人士持謹慎態(tài)度:“射頻美容儀品類仍存在很多變數,政策調整對市場的影響很大。隨著84號公告實施,不排除有些產品會重新上架,但互聯(lián)網是有記憶的,消費者是否還會接受是個大問題。”
針對射頻類美容儀產品可能會“死而復生”,王久成表示,經營者負有提供全面、真實信息以及安全保障的義務,若將產品重新上架,需要將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的功效、質量、安全風險等信息如實、明確告知消費者,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
王久成進一步解釋稱,射頻治療儀、射頻皮膚治療儀類產品將被列入第三類醫(yī)療器械進行監(jiān)管,意味著該類產品的市場準入門檻提高、監(jiān)管更嚴格。經營者負有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其生產、銷售的產品必須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包括但不限于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補救措施、如具有危險性,還要作出警示說明)等信息,還應當遵守《廣告法》,依法宣傳產品的預期用途或者功效,并提醒消費者嚴格按照產品說明書規(guī)范使用。對于不按照醫(yī)療器械管理的射頻類產品,產品名稱不得明示或暗示醫(yī)療用途,產品預期用途宣稱不得使用醫(yī)療用語或者易使產品與醫(yī)療器械相混淆的用語。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孫蔚 共2頁 上一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