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新消費頻道 >> 正文
從“拆盲盒”到“1元書”!圖書“花式銷售”是突圍創(chuàng)新還是飲鴆止渴?

  借潮玩概念推出“圖書盲盒”,買到什么書全靠碰運氣;主播叫賣“1元圖書”,直播帶貨擊穿底價……

  近期,圖書出版行業(yè)推出層出不窮的銷售“新玩法”,引發(fā)不少爭議。有人點贊是行業(yè)突圍創(chuàng)新,有人則批評是飲鴆止渴。

  消費者頻頻“踩雷”,

  出版社“賠本賺吆喝”

  傳統(tǒng)的圖書出版行業(yè),近來變得越來越新潮。

  “盲盒經濟”持續(xù)火爆,一些機構趁熱推出“圖書盲盒”,內含圖書數量不等,具體是些什么書,在購買、拆盒后才知道。

  記者在多個電商平臺搜索發(fā)現(xiàn),“圖書盲盒”種類很多,大部分售價遠低于所含圖書標注的總價,甚至有6元10本、4元5本的極低價。

  不過,不少消費者反映,購買的“圖書盲盒”,里面的書大多質量不高,有滯銷書清庫存之嫌。而且,“圖書盲盒”大多不接受退換。

  北京林女士曾兩次購買“圖書盲盒”,體驗都不好。她告訴記者,一次在直播間購買,盲盒中的書籍與主播介紹的類型完全無關,“都是一些很偏門的書。”還有一次從電商平臺購買,“里面書頁有折痕,還有錯別字。”

  “‘圖書盲盒’是一種新營銷策略。有的商家推出的盲盒注重選品,受到讀者歡迎;也有的商家僅僅把盲盒當成滿足讀者獵奇心理的噱頭,甚至目的就是清庫存,這是不可取的,很難吸引讀者持續(xù)消費。”山東小海豚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向麗萍說。

  比盲盒更火爆的是直播帶貨,越來越多的出版機構涌進這一新賽道。

  去年9月,“大V”劉媛媛以一場長達16個小時的圖書專場直播,實現(xiàn)近8000萬元的銷售額,引發(fā)業(yè)內震動。直播中,“50萬冊書破價到10元以下”,還有“10萬冊1元書”,價格之低“比盜版、比紙漿還便宜”。這一突破行業(yè)價格底線的做法備受爭議。

  業(yè)內人士透露,直播銷售確實讓一些圖書實現(xiàn)了較大銷量,但是,刨去直播的坑位費、物流費、折扣等,給出版社留下的利潤空間很有限。

  “直播賣書,表面看,讀者得了實惠,出版機構清了庫存,但是投入的成本巨大,甚至是‘賠本賺吆喝’。”資深出版人趙強說,看似火爆異常,其實是一種“虛假繁榮”。

  圖書“賤賣”難以持續(xù),

  “飲鴆止渴”難解焦慮

  “花式銷售”的背后凸現(xiàn)圖書市場的普遍焦慮。然而,如果只是把“玩花樣”和“破價”作為賣點,而不是靠優(yōu)質內容、新穎創(chuàng)意吸引讀者,無異于飲鴆止渴。

  近年來,傳統(tǒng)圖書實體零售渠道受到電商和疫情的雙重沖擊,處境艱難。北京開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日發(fā)布的《2021年圖書零售市場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圖書零售市場碼洋規(guī)模為986.8億元,同比上升1.65%,但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其中線上渠道銷售占比接近80%。  

  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院長駱東奇認為,直播帶貨、短視頻等網絡銷售渠道興起,的確帶動了部分圖書銷售,作者、編輯、銷售人員等可以跟消費者直接對話、互動,有利于拓寬渠道、更好地為讀者服務。但從業(yè)者在有限利潤空間下,普遍存在“薄利多銷”的緊迫感。

  向麗萍說,折扣低到沒有底線,會造成兩極分化。頭部主播資源集中,議價能力強勢,出版社利潤會越來越薄,可持續(xù)投入缺乏保障,影響長遠發(fā)展。

  “糧賤傷農,書賤也會傷及出版業(yè)筋骨,失去生產精品的能力和動力。”趙強說。

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盲盒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話】儒學之流變❤❤❤
易經 | 艮卦究竟在講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謬
大風水,小風水,風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師太重要了❤❤❤
如何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易學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著成功的人,學習成功之道。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