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一束精致而溫馨的鮮切花,到貨后卻發(fā)現(xiàn)干癟爛心、幾近凋零。跟客服費盡口舌,換來的卻是不斷推諉卸責……近年,鮮花綠植的線上銷售逐漸火了起來,不僅降低了商家的銷售成本,也為消費者帶來便利,然而貨不對板、售后推責、維權困難等問題也頻頻曝出,讓消費者困擾不已。
貨不對板,資深買家也“翻車”
“我都有10多年的網(wǎng)購經(jīng)驗了,沒想到會在網(wǎng)購鮮花上遭遇‘翻車’。”今年2月,在北京某高校工作的教師李女士在某電商平臺訂購了幾束鮮花為母親慶生。然而收到花后,滿心期待的李女士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商家宣傳圖片里的康乃馨粉粉嫩嫩的很溫馨,結果收到的實物卻一點生氣都沒有。”李女士告訴記者,這些鮮花不僅干干巴巴,而且有一半以上都出現(xiàn)了爛心的情況,基本處于凋謝狀態(tài)。“收到的兩盆粉色蘭花也被商家錯發(fā)成了白色,只能臨時再去買,實在是令人失望。”
上海的侯先生網(wǎng)購鮮花后也有類似“翻車”經(jīng)歷。“女朋友非常喜歡向日葵,我就在網(wǎng)上訂購了一款名為‘春日暖陽’的鮮切花組合,想給她一個驚喜,結果卻讓我很尷尬。”侯先生說,當時商家宣傳圖片顯示這款組合里包括9支向日葵,然而實際到手卻只有3支,配花也變成了“雜草”一般的綠葉。
“貨不對板的情況在行業(yè)內(nèi)并不少見。”北京玉泉路花卉市場內(nèi)某鮮花店主王先生告訴記者,相較于線下銷售,網(wǎng)上賣花有較大的“操作空間”,品種、品質、數(shù)量都可以做手腳。“有些商販為了減小損失,甚至還會把快凋謝的花摻著賣,尤其是保質期比較短的組合鮮切花,都是一次性用途為主,一般消費者收到不太新鮮的花也就自認倒霉。”
維權困難,推諉卸責不少見
“不滿意包退換”“不新鮮、有壞花直接退款”……在銷售鮮花的電商店鋪中,“包退換”已成為各家宣傳重點。消費者看似可以放心下單,實際卻暗藏貓膩。
“售后客服說花從昆明發(fā)到北京,是因為快遞運輸和氣候原因導致花干枯,不屬于無條件退款的范圍。”李女士表示,她對這樣的說法并不認同,商家明知道要長時間運輸,卻沒有在花的根部施加任何保濕的措施,完全是為了壓縮成本。“后來客服幾個小時才回復一次,明顯就是在逃避責任。”
除了推諉卸責,部分商家甚至還直接玩起“失蹤”的把戲。去年5月,張女士在網(wǎng)上購買了4株荷蘭進口重瓣大花朱頂紅種球,經(jīng)過半年多的悉心照料,朱頂紅終于抽出花劍、長出骨朵,張女士卻發(fā)現(xiàn)自己“種瓜得豆”,4株無一例外都是普通的單瓣朱頂紅。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網(wǎng)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