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新消費頻道 >> 正文
深圳消費市場調查:知名商圈回暖緩慢 消費者出手更謹慎

  位于寶安的一家區(qū)域型購物中心里的一家川菜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餐館在4月份的時候進行了升級改造,5月份再次開業(yè),餐館的人氣也逐漸攀升。盡管如今看起來人氣跟疫情之前差不多,但仍未達到“滿血復活”的狀態(tài)。“人氣是恢復了不少,但還是差點火候。”上述川菜館工作人員表示。

  相比購物中心里的餐館,臨街餐館的表現則略為遜色。記者在晚飯時間走訪寶安曾經最旺的坪洲、西鄉(xiāng)片區(qū)的沿街餐館發(fā)現,以往這個時間段的戶內戶外區(qū)域都坐滿了人,但如今戶外仍有空位,店員比以往更加賣力地站在路邊攬客。“比疫情期間恢復了很多,但還差三分之一,主要還是老客戶多。”一家經營豬肚雞的餐館店員對記者表示,今年肯定完成不了去年的營業(yè)額,甚至還擔心未來幾個月疫情反彈,“現在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了,能活下去就好。”

  “現在客人出來吃飯的熱情大不如以前了,本想著小長假是生意高峰期,但現在都沒什么生意。”羅湖東門商圈永新街一家潮汕餐廳的鄭老板告訴記者,自己在這個地方開店20年了,很多都是老顧客,平時吃飯都要提前預約和排隊等位,但一場疫情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意。“每個月凈支出接近10萬元,但現在生意恢復還是很難,每個月都在虧損。”鄭老板表示。

  消費者:多數人

  將更有針對性消費

  盡管疫情壓抑了不少人的消費欲望,但此前一些業(yè)界人士預測的“報復性消費”在疫情逐漸得到緩和的當下并未如期出現。針對疫情之后消費者的消費行為變化,記者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72%受訪者表示不會在疫情之后進行“補償性消費”。而對于疫情之后的消費態(tài)度,約77%受訪者表示,與疫情之前保持一致,另有約16%的受訪者持糾結觀望的態(tài)度。

  受疫情影響,不少中小企業(yè)不同程度地進行了裁員和縮減開支,這無疑讓一些就業(yè)者對自己職業(yè)的穩(wěn)定性和收入預期感到擔憂。“我們公司疫情期間到現在已經走了很多人,公司沒有裁員,但薪酬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以往的定期加薪計劃今年可能受影響。”曾先生就職于深圳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受疫情影響,他對目前職業(yè)的收入感到很大的不確定性,因而對今后的開支也變得更加謹慎。

  在記者的調查中,像曾先生這樣的消費者不在少數,有近四成的消費者表示,經過此次疫情,自己的消費觀念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具體而言,有71%的受訪者表示將減少大筆支出,85%的受訪者表示將更有針對性的消費。

  疫情期間催熱的“宅經濟”,各大商超紛紛推廣自己的線上銷售平臺,消費者網上購物的習慣無疑得到了強化。調查結果顯示,89%的受訪者更加認可線上購物。此外,電影院和線下教育機構在疫情中也受到很大沖擊,但有更多的消費者開始將目光轉移到在線電影和在線教育上。約39%的受訪者表示認可線上電影消費,還有44%的受訪者表示認可在線教育的消費。

  為了重振消費,疫情之后深圳各區(qū)都向市民發(fā)放了消費券。僅羅湖區(qū)就向市民發(fā)放了3000萬元消費券,其中包括零售消費、住宿餐飲消費、獎勵消費的消費券。東門太陽百貨一樓收銀處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羅湖區(qū)發(fā)放消費券那段時間,客流回升比較明顯,但效果并不能持續(xù)很久,如今人氣也未能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樣貌。

  外出消費,對許多消費者而言顧慮更多的是人群聚集的問題。在記者的問卷調查中,有約39%的受訪者認為聚集性消費的風險很大,另有33%的受訪者認為風險一般,僅有11%的受訪者認為風險很小。對于疫情后消費存在的顧慮,有50%的受訪者擔心產品或者服務質量有所下降,還有27%的受訪者擔心商家休業(yè)或者跑路,從而不發(fā)貨不提供服務。但總體而言,大多數受訪者對疫情之后消費市場的恢復有信心,這一比例達到87%。

  來源:證券時報 記者 卓泳 羅曼

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消費市場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備13037369號-2 紅商網REDSH.com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