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為老字號品牌開辟新賽道。阿里巴巴數據顯示,2019年平臺上67%的老字號品牌進行了直播,日用品、食品餐飲行業(yè)老字號品牌的直播營銷分別為行業(yè)整體銷售額帶來了21.6%和13.3%的增長。2月,杏花樓的青團在直播間10秒賣空了13萬盒;3月,恒源祥天貓旗艦店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00%;老廟黃金在上海“五五購物節(jié)”上僅用了1小時,天貓旗艦店成交額同比增長超4000%。
跨界合作提供新玩法。近年眾多中國品牌玩起了跨界——燕京啤酒出文創(chuàng),瀘州老窖出香水,更是有了六神花露水味道的雞尾酒和大白兔奶糖味道的唇膏?缃缧庐a品為老品牌打開了新市場,吸引了不少年輕消費者。
品質不斷提升,是國貨備受青睞的根本原因。麥肯錫《2020年消費者調查報告》指出,中國企業(yè)不再著眼于生產低價產品,而是努力升級產品的品質、性能和價值。該調查顯示,乳制品、數碼產品等品類中,近1/3的消費者在高端產品上選擇中國品牌。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張影對本報記者表示:“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可度上升,其實是因為中國制造業(yè)水平和品牌運營水平在不斷提升,品牌在抓住消費者眼球方面的能力有了長足進步。中國制造業(yè)通過效率提升,用更低的成本滿足消費者需求,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
“新國貨”未來可期
——做好市場營銷是眼下中國品牌破局的關鍵,從長期看練好內功是發(fā)展根本
“爭取讓每位消費者的購物車多3個中國品牌”。今年,阿里巴巴宣布升級“新國貨計劃2020”,幫助商家加速產品創(chuàng)新和自主品牌建設。京東也啟動了“新國品計劃”,從流量、營銷、資金、運營、工具等5方面帶動中國品牌線上發(fā)展。拼多多在5月上旬推出“美好生活·中國造”專區(qū),10天內迎來了2億人下單,接近4億人參與拼購國貨。
電商平臺紛紛推出扶持國貨計劃,擁抱互聯網成為中國品牌打開市場的關鍵途徑。突如其來的疫情,令人們的消費需求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加了5.9%。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表示,“五一”期間全國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36.3%,為緩解疫情影響、促進消費回暖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短期來看,擁抱互聯網、做好市場營銷是中國品牌破局的關鍵。但長期來看,練好內功才是企業(yè)發(fā)展的根本。《2020中國消費品牌發(fā)展報告》顯示,關注疫情過后消費者生活方式與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變化,加大數字化轉型力度,全渠道布局、培養(yǎng)數字化人才、提升供應鏈敏捷性和組織響應能力,是企業(yè)應對不確定性而需要長期修煉的內功。
“運營方式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放棄對價值的追求。能夠被消費者記住的品牌,一定是經過時間沉淀的,做品牌不能一蹴而就。做品牌的初心,應當是為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張影表示。
國貨的崛起,背后是中國制造業(yè)整體水平不斷提升,同時設計水平、服務水平也在上臺階。與之對應,中國人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對國貨的要求不僅是價廉物美,還看重品質、個性、時尚、文化含量等。在張影看來,隨著新一代年輕人消費能力增強,消費者對國貨的認可度會越來越高。在中國經濟持續(xù)增長的大背景下,中國品牌未來可期。(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共2頁 上一頁 [1] [2] 搜索更多: 國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