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臨近夏天,空氣中的溫度漸漸升高,隨著疫情防控趨勢向好,許多地方的夜晚又聚集起人氣,不少商家逐步延長了經營時間,恢復提供豐富的夜間消費產品。
5月24日,在國新辦新聞發(fā)布會上,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將多措并舉促進消費回升,加快培育新型消費。這其中,夜經濟大有可為。
慢慢復蘇的夜經濟,要能吸引人,關鍵要能夠打動人。
線上線下都有了人氣
近日,記者走訪北京的幾個綜合性商場發(fā)現,營業(yè)時間都已經恢復了正常,位于朝陽區(qū)的合生匯商場,曾經熱鬧的“深夜食堂”也已經重新營業(yè)。
走向復蘇的夜經濟不僅為夜晚增色不少,也成為各地提振消費市場的一大“法寶”。
今年“五一”假期結束后,微信和美團聯合發(fā)布了《“五一”夜經濟數據》,從夜經濟的角度觀察“五一”假期消費情況。報告顯示,5月1日至5月3日21時至次日2時,全國微信支付餐飲線下支付金額環(huán)比增長447%。
隨著現代城市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尤其在大城市。經歷了白天繁忙的工作,人們需要在夜晚“蓄電”,無論是一頓美食、一場電影、一次夜游,抑或是一場沙龍,都會給疲憊的身心“充電”。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夜間休閑給許多人帶來了幸福感,夜晚放松身心,能夠讓一個人更加精力充沛、有創(chuàng)造力地投入第二天的工作中。
在蘇州工作的吳嶺告訴記者:“當下,我們已經恢復了正常的上下班,疫情期間,有許多朋友沒法見面,現在,終于可以在晚上和老友們相聚一下,聊聊近況,話話未來。”
復蘇的夜晚,不僅在線下,同樣也發(fā)生在線上。
在青島經營一家服裝店的王貽碩,最近給店里添置了一件寶貝——直播架,說起這個寶貝,她告訴記者:“疫情發(fā)生以前,每到晚上,都會有一波小高峰的顧客到店里逛逛,選購自己喜歡的衣服,如今,人流量雖然沒有完全恢復,但我隔一段時間就會在晚上做直播,線上的人氣比以前增加了不少。”
夜經濟蘊含巨大潛力
近年來,多地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政策,“夜間經濟點亮行動”“打造不夜城”“月光經濟”等字眼開始出現在政府文件中,夜經濟在激發(fā)消費潛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
其實,有很多數據早已證明了夜經濟的巨大潛力。據騰訊與瞭望智庫聯合發(fā)布的《2019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報告》中顯示,中國60%的消費發(fā)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銷售額超過全天銷售額的50%,2018年,國內夜間餐飲消費較上年增長47%。重慶2/3以上的餐飲營業(yè)額是在夜間實現的,廣州服務業(yè)產值有55%來自夜間經濟。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夜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