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流量明星數(shù)據(jù)造假,算是替虎撲直男出了口怨氣,但吳亦凡、蔡徐坤“入侵”都在其次,直男最糟心的是商業(yè)價值被鄙視了。本該是盟友的名記楊毅,還做了一回“插刀教”:怨不得人家NBA啊,實在是你們直男的生意太難做了。
深受刺激的直男開始反擊,某位艾弗森、麥迪和林書豪的球迷猛曬賬單,自證購買力,他的剁手戰(zhàn)績包括:
改版的馬刺版麥迪單標G球衣,2500元;
艾弗森的G板球衣3000元;
林書豪的GI球衣3000元;
其他球衣大約2000元;
球鞋N雙,沒有透露具體價值;
游戲使命召喚OL花了3萬;
粗略一算小十萬,他還不忘補刀:不是直男不花錢,而是你的東西不是我的心頭好,我懶得花而已。
然而,在號稱直男大本營的虎撲,大家并不領情,跟貼譏諷者大有人在,“你對女人的戰(zhàn)斗力一無所知”。有人甚至搬出老梗,自嘲消費能力的正確排序是少女、少婦、大媽、孩子、老人、狗,最后才是男人。
其實,中國男士的消費能力的確超過了女性。
中國銀聯(lián)連續(xù)10年追蹤移動支付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2017年中國男性月均網(wǎng)絡消費在5000元以上的比例(23%)首次超越女性(15%),敗家漢子實錘了。
波士頓咨詢也認同這個觀點,他們在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曬過報告,中國男性的年均消費支出達10052元,已經(jīng)超過女性。直男再不是“腹中有貨,兜里沒錢”,充滿反物質情緒的屌絲。
既然“男不如女”只是謠傳,直男也有相當?shù)姆刍徺I力,為什么沒人開發(fā)他們的商業(yè)價值?
原因相當復雜。
2016年虎撲步行街首次票選最美女神,賽制仿照世界杯,規(guī)則嚴謹,最后賈靜雯摘得花魁,亞軍到季軍分別是高圓圓、林志玲和張梓琳。賈、林兩位都是年過四旬的凍齡女神,高圓圓從2000年清嘴廣告開始也紅了16年,張梓琳是名模,上過綜藝,演過電影,但在娛樂圈普世度一般,這個結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次年的第二屆步行街選美更離譜了,女神排位依次是邱淑貞、高圓圓、王祖賢和朱茵,邱、王二人都是年過五旬的奶奶級美女,朱茵也是70后。當紅美女如景甜、郭碧婷、迪麗熱巴等人反而首輪出局。
2018年的結果終于接了地氣,分別是佟麗婭、高圓圓、劉亦菲、林允兒,但除了高圓圓“三連亞”,也只有林允兒勉強算是90后,花邊新聞里常見的美女一個沒有。
考察虎撲的數(shù)據(jù),31歲~35歲用戶占比最多為33%,說明核心是80后,這個群體忘不了“朱茵眨眼、張敏回眸、青霞喝酒、祖賢穿衣、淑貞叼牌”的高光時刻,并不奇怪。

虎撲用戶的年齡構成
1968年生人的邱淑貞,于1998年息影;1967年生人的王祖賢,除了2004年拍過一部《美麗上!吠,早就離開公眾視線;再加上入圍女神還有林青霞、李若彤、張敏、鐘楚紅、李嘉欣,說明直男有著固執(zhí)而落伍的審美傾向。
不管新產(chǎn)品還是新女神,都很難打動他們,香艷如火箭少女101亦不能施加決定性影響。想想看,一個愿意為1968年的邱淑貞而不是為1998年楊超越埋單的群體,生意怎么做?
直男有錢、有粉化消費意愿、敗家實力不俗,比起追星的少女,究竟少了什么?
粉化消費不是打車和外賣,燒錢就能刺激需求,粉絲經(jīng)濟拼的根本不是剛需,是偽需求,是沖動消費,是奢侈品而不是生活必需品的帶貨能力。說白了,就是你愿意為情懷,為信仰,為不時之物繳多少智商稅。
直男不是沒錢,而是變現(xiàn)太慢了。
美媒分析了去年NBA球星的球鞋銷售收入,發(fā)現(xiàn)喬丹、科比、韋德、詹姆斯和險些退役的德里克·羅斯等老牌球星全都在榜,冠軍喬丹1.1億美元是勒布朗·詹姆斯的3倍左右,杜蘭特、哈登和庫里三位當打球星分別只有2500萬美元、1400萬美元和1200萬美元。

球鞋帶貨新不如舊
可見直男并不輕易服人,尤其害怕粉錯人,他們的偶像需要經(jīng)得起歲月歷練,才能產(chǎn)生價值認同,這就注定與沖動消費絕緣了。
為了給王俊凱慶生,女粉可以跑到英國萊斯特廣場做廣告,可以買下米蘭大巴車身,可以占領希臘圣托里尼機場?票茸罴t的時候來中國,粉絲也能壓斷街,但直男不會沖動到去買幾十顆小行星的命名權。
男科蜜痛哭流涕,女科蜜欣賞原味球鞋
雙方的區(qū)別只在于理念,女粉要用買斷貨證明自己不會給愛豆丟臉,直男正相反,需要偶像用行動證明自己值得粉。 共2頁 [1] [2] 下一頁 搜索更多: 男士消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