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米粉中的砷含量相對較高
嬰兒米粉中的砷含量高于市場上其他谷物類食品6倍。
不僅是汞,純米制品類的嬰幼兒食物中,砷的含量也有新的測試結果。
一項由Healthy Babies Bright Futures 聯(lián)盟(簡稱HBBF,一個由科學家和兒童健康倡導組織組成的美國聯(lián)盟)于2017年11月發(fā)布的最新研究指出,嬰兒米粉中的砷含量高于市場上其他谷物類食品6倍。
HBB在美國不同的零售商處購買了9個品牌的105個嬰兒谷物樣品。除了大米和糙米,樣品還包括其它11種谷物制成的嬰兒食品,如玉米、燕麥、小麥、雜糧谷類(部分產(chǎn)品含大米)。
檢測結果顯示,所有嬰兒米粉樣品的砷平均含量為85ppb,Beechnut、BioKinetics、Earth’s Best(愛思貝)、Gerber(嘉寶)、HappyBABY (禧貝)和Healthy Time(健康時代)等6品牌的部分嬰兒米粉含有 90ppb甚至更高含量的砷。 BioKinetics的糙米發(fā)芽嬰兒谷物產(chǎn)品在此次測試中含有最多砷,在128 ppb至235 ppb之間。

平均而言,純大米谷物含有比非大米谷物和雜糧谷物多84%的砷含量。
“多年來,米粉被推薦為嬰兒的第一食品”,HBBF研究總監(jiān)JaneHoulihan說,“除非砷含量全面下降,否則我們不認為這是一個安全的選擇。”
HBBF的這項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美國《消費者報告》在2012年和2014年的測試。當時發(fā)現(xiàn)大米和米制品含有高含量的砷。
2012年的測試顯示,大米產(chǎn)品(如嬰兒米粉、米制餅干、米制飲料、米制蛋糕等等)之間的砷含量相差極大,在54.7ppb至568ppb之間;嬰兒米粉的砷含量最低是97.7ppb,最高是329ppb,其中有一半的產(chǎn)品的無機砷含量達到100ppb以上。

砷的毒性主要指無機砷,“即便暴露在低水平含量的無機砷中,也可能會對嬰幼兒的神經(jīng)發(fā)育系統(tǒng)造成損害”,美國《消費者報告》食品安全與研究部主任JamesRogers博士指出。
此外,砷已被證明會增加患膀胱癌、肺癌和皮膚癌的風險,以及心臟病和2型糖尿病。
那時,他們便建議消費者限制這類食品的消費,并且請示美國FDA制訂可耐受的砷含量水平,讓制造商遵守規(guī)定。
美國環(huán)境保護署(EPA)也曾在2013年和2016年給制造商提出建議,蘋果汁和嬰幼兒米粉中的砷含量分別控制在10ppb和100ppb以內。
在中國的嬰幼兒谷類輔食國家標準中,對無機砷的要求限值是0.2mg/kg,相當于200ppb,比EPA的建議高一倍。
在2017年12月“小紅花測評”對嬰幼兒米粉的測試中,10款產(chǎn)品的無機砷含量均低于國標。
孩子該怎么吃?
很多父母把米粉和米糊做為寶寶的主要輔食,主要是因為米粉和米糊鐵含量較高,而且容易消化,不易過敏。再說,大米可是咱中國人的主食呢。
說了這么多,寶寶還能吃米粉、米糊,喝米湯嗎?
基于一系列的測試和研究,美國FDA建議父母,避免將大米及大米制品(主要指米粉和米糊)作為孩子的單一食物,可以用燕麥或者大麥等其他鐵強化谷物做替代輔助,平衡飲食。
制作米糊的時候注意,煮前用更多的水來淘米,如水和米按6:1的比例進行沖洗,大概可以去除大米中約30%的砷。雖然這樣可能會犧牲大米的一些營養(yǎng)價值。
不是很建議給寶寶喝很多米湯,因為經(jīng)過烹煮,大米中的無機砷會大部分存在米湯中。
總的結論就是說,吃是可以吃的,喝也是可以喝的,但注意量不要太多。
美國《消費者報告》甚至建議,嬰幼兒每天最好不要吃超過四分之一量杯的大米谷物。

2014年,他們提出了一個“一周不過7分”計劃。為了讓孩子吃得放心,將每種大米類食品的最高砷水平含量作為安全評估標準,對嬰幼兒和成人一周最好吃多少才算安全,進行了膳食設計。
以一個嬰幼兒為例,一周一共個進食了1杯嬰兒米粉計5分,1/3杯米制布丁計1.75分,加起來6.75分,已經(jīng)接近一周計劃的上限7分,所以最好不要再進食大米類食物。無論成人還是孩子,建議所有大米類食品加起來每周不超過7分。

數(shù)據(jù)來源:《國際農(nóng)業(yè)與食品化學》、美國《消費者報告》
來源:小紅花測評 |陳艾真 出處:新浪綜合
共2頁 上一頁 [1] [2]
西部牧業(yè)嬰幼兒奶粉安全事件再現(xiàn) 粗放式管理存風險
法國嬰幼兒奶粉污染 專家:歐美產(chǎn)品并非絕對安全
嬰幼兒奶粉獲批配方數(shù)過千 市場競爭日趨激烈
季群小兒推拿:嬰幼兒的“保護神”
超九成消費者對嬰幼兒輔食標準“蒙查查”
搜索更多: 嬰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