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您所在的位置:紅商網 >> 熱門資訊頻道 >> 正文
揭保健品騙局:推銷員待老人如親媽 十年騙百萬

被騙光積蓄買保健品的老人,希望能在各方幫助下討回養(yǎng)老錢。

被騙光積蓄買保健品的老人,希望能在各方幫助下討回養(yǎng)老錢。

老人家中堆滿了各式各樣的保健品。

老人家中堆滿了各式各樣的保健品。

  當下,保健品騙局愈演愈烈,老人成為保健品銷售公司刀俎上的“魚肉”。保健品騙局何以瘋狂?保健品公司又是如何編織騙局讓老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日前,廣州日報記者接到熱心讀者的報料,他們其中既有受騙者的兒女,也有保健品銷售公司從業(yè)者。記者連續(xù)跟蹤采訪兩個月,還原保健品銷售各個鏈條,起底保健品銷售騙局。

  個案:

  大學老師10年被騙光百萬家底

  身體還算硬朗的老太太在前面走著,身邊總圍著一到兩名年輕人,患有老年癡呆的老伴則顫顫巍巍地跟在后面。這樣的畫面總浮現在卓女士眼前,并成為她的噩夢。老太太和老伴正是她的父母,那些糾纏不休、面孔常新的年輕人則是來自各家保健品公司的推銷員,“我媽掌握財政權,所以他們扶著我媽,或者說他們扶著錢。”卓女士說。

  退休工資加起來近2萬元的老夫妻,如今成了“月光族”,在保健品公司年輕后生仔的“關懷”下,10年間花費百萬元購買各類保健品。這些昂貴的保健品療效如何呢?接觸保健品期間,老太太周姨甚至被推銷員送去醫(yī)院就診過,老伴則常年住院并被醫(yī)院下達過病危通知書。

  月入兩萬不夠用 親友都被借怕了

  “家底全被掏空了。”卓女士憤怒地說。據了解,這對年近八旬夫妻都是大學退休職工,一個正教授職稱,一個工程師職稱,月退休金加起來近兩萬元,如今卻連基本生活都難以維持。卓女士告訴記者,每個月快到發(fā)工資的時段,都會有電話打到家里,提醒母親記得“還錢”。

  以前兩位老人都是銀行VIP客戶,現在四處借錢把親友都借怕了,“今年向我借了3次錢,找舅舅女兒借了3萬元,現在親戚都不借了,就跑去找以前大學里的年輕老師。”卓女士透露,2016年10月,鄒伯病情惡化住進醫(yī)院,之后被下達病危通知書,“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我媽還是打電話要我取些錢以備不時之需,我就知道他們真的沒什么存款了。”

  老人身體變差 推銷員趁機“滲透”

  2007年,周姨購買了第一份保健品,如今這張2340元的收據已字跡模糊,隱約能看到周姨當時的簽名。那年周姨69歲,掏出錢包買產品時讓推銷員吃了一驚。“當時她不是最有希望的潛在客戶,聽過很多次推銷講座卻沒買過任何東西。”卓女士說。

  卓女士回憶,那正是父母身體狀況明顯變差的時期。“媽媽關節(jié)受損,在暨大華僑醫(yī)院就診需要換關節(jié),我爸開始經常性健忘。”第一筆錢花出去,保健品公司的后生仔開始用各種手法“攻克”這位退休金豐厚的大客戶。送湯探望、幫忙跑腿、噓寒問暖甚至幫忙看護住院的鄒伯,漸漸“滲透”進兩位老人的生活。

  2016年6月的一張?zhí)嶝泦紊希芤桃豢跉赓徺I2.5萬余元保健品,其中“雙參口服液”一瓶50ml售價100元。每人每天喝2瓶,兩位老人至今仍在堅持服用,一天要花費400元。

  推銷員深知誰手上有錢,走在外面時常常會有一兩個推銷員攙扶周姨,盡管她身體并無大礙,但患有老年癡呆癥的鄒伯只能自己顫顫巍巍地跟在后頭。“他們扶著錢。”卓女士說,從2007年至今,兩人的退休金幾乎全買了各種保健品,花費近百萬元。

  推銷員像親生兒女一樣隨叫隨到

  “他們都是我的朋友,難道我這個年紀就不配有朋友了嗎?”當身邊人質疑這群來歷不明的年輕人時,老太太會情緒激動地說。這些推銷員組成了她的社交圈,像親生兒女一樣隨叫隨到,走在路上發(fā)現鞋子不合腳,一個電話推銷員就送來新鞋。老太太住院期間,保健品公司會派好幾個推銷員到醫(yī)院陪床,聊天、說笑,甚至承擔不少看護的工作。

  周姨家客廳里還堆滿“價值連城”的雜物,除去價格高昂的各類保健品,還有許多包裝豪華的禮盒。紀念銀條、養(yǎng)生紫砂壺、瓷器餐具套裝……周姨稱這些禮物“都是朋友送的”,但卓女士告訴記者,這些全是保健品公司的贈品,買滿一定額度才會獲得。

  銀條輕如塑料,養(yǎng)生壺、瓷器做工極其粗糙,從未戴過的一支“能量手表”表帶竟然是歪的,更夸張的是,一套紀念版人民幣明明是假幣。

  老人成“月光族” 卡內僅剩幾毛錢

  周姨的記憶力逐年減退,問起購買保健品的種種細節(jié),都說記不住了,但她出示給記者看的一個口服液禮盒上,寫著“輔助改善老年人記憶”。大量保健品來不及吃完均已過期,但推銷員告訴周姨2年保質期是國家要求印上去的,實際上產品并未過期。

  不僅單據找不到,許多口服液、膠囊都沒有外盒包裝。卓女士告訴記者,當初母親購買時就是提著環(huán)保袋回家,“這些人跟老人說,為了讓他們方便拿減輕重量,就拆去了外包裝,可一旦退貨就說沒有包裝退不了。”

  關懷的另一面是保健品公司的榨取,兩位月退休金近2萬元的老人成了“月光族”。卓女士最后一次看到父母的工資卡是去年9月,兩張卡余額都是幾毛錢。

  后生7步“挖坑”

  老人千金“買套”

  吳惠君(化名)是廣州某保健品公司的一名業(yè)務員,已從業(yè)兩年。“賣保健品給老人已有了固定流程,公司人員層級化,分工清晰,騙術也專業(yè)化,形成了一條成熟的騙局鏈條。”

  吳惠君口中的騙局鏈條包含了信息“套取”、上門約訪、客戶分析、講課“洗腦”、“體檢”恐嚇、“點病”與開單、收款與“反退貨”等步驟,各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編織成騙局陷阱,一步步讓老年人“乖乖就范”。

  “每一款保健品的銷售,我們按照這些步驟按部就班地去做,老人十有八九能被搞定。”吳惠君說。

  在多次采訪中,吳惠君一點點向記者還原了騙局每一步的詳細做法,記者將其整理出來,以便老人及家人明辨。

  1信息套取 只要拿到老人電話 什么都可以套出來

  吳惠君說,保健品騙局第一步是獲取老人信息,方式多種多樣。如街頭派禮品讓老人填表,藥店門口贈送禮品登記信息,進小區(qū)免費測血壓搜集信息等。

  “獲取信息成本很低,主要為進小區(qū)向物管繳納一定攤位費,一般小區(qū)五百元一天,高檔一點的小區(qū)上千元一天。贈品、小禮品主要是雞蛋、藥膏、眼鏡等,其中,藥膏就兩塊錢一支、眼鏡也就幾塊錢一副。”吳惠君說。

  雖然成本低,但是收集信息的效果卻很好。“去小區(qū)擺攤,一天可以收到四五百個老人的資料,多則上千個。”

  吳惠君介紹,信息表主要登記老人的姓名、電話、年齡、病情、地址等,其中電話是最重要的。“只要拿到了電話,接下來什么都可以套出來。”

2頁 [1] [2] 下一頁 

舒筋活絡丸等藥品保健品虛假宣傳

保健品市場亂象幾時休:銷售套路深 浮夸風明顯

揭秘保健品推銷:為賣保健品下跪哭喊爸媽

百余老人購龍潤保健品獲免費游 出車禍遭旅行社甩包袱

線上線下價格紊亂 美國最大保健品連鎖關店調價

搜索更多: 保健品

東治書院2024級易學文士班(第二屆)報名者必讀
『獨賈參考』:獨特視角,洞悉商業(yè)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雜花土蜂蜜,愛家人,送親友,助養(yǎng)生
關注『書仙笙』:結茅深山讀仙經,擅闖人間迷煙火。
研究報告、榜單收錄、高管收錄、品牌收錄、企業(yè)通稿、行業(yè)會務
★★★你有買點,我有流量,勢必點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