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來得頗為突然。
時值中午,氣溫已超過35攝氏度,耿慶蘭仍在淄博海信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淄博海信)辦公樓下著急地等著。此時,她身邊的辦公樓上已經(jīng)擠滿了自己昔日的工友們,他們想向公司討要一個合理的說法。
至此,距淄博海信宣布提前解散已有20多天。
7月3日,淄博海信在當?shù)孛襟w發(fā)布了一則簡短的清算公告:淄博海信電子有限公司股東會已于2011年6月28日作出解散公司的決議,并于2011年7月1日依法成立公司清算組。
“事先,我們啥都不知道,是公司突然通知說要解散。"在此工作了26年的耿慶蘭,始終放不下這份工作,更是感到莫大的委屈。
作為海信集團海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淄博海信走完了它17年的歷程,然而,其最終畫出的卻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句號。
隨著淄博海信的提前解散,其與職工之間的勞動合同也隨之提前終止,但對其職工工資、用工模式等的質(zhì)疑也開始在當?shù)芈印?
突然宣布解散
6月30日,43歲的耿慶蘭像往常一樣去單位值班。此時,她已被調(diào)離車間原統(tǒng)計崗位,進入單位食堂工作3個月有余,現(xiàn)在每天的任務是給工人們做飯。
就在當天,整機廠(車間)還有人在上班。幾天前,耿慶蘭接到了單位通知:6月30日,職工全部按時上班。對此,耿慶蘭并沒有在意。
7月3日上午,耿慶蘭又接到了單位電話,內(nèi)容是“確認職工工齡”。她與其他兩名工友一起前往單位三樓會議室的路上,被工友告知:“涉及個人隱私,與每個職工單獨談話,并要求保密。”
會議室里淄博海信總經(jīng)理宋開民拿出一張表格,要求耿慶蘭確認工齡是否正確,并在“個人信息”一欄填好個人基本信息。耿慶蘭在填寫“個人信息”時發(fā)現(xiàn),這份表格的“抬頭”是“終止勞動合同協(xié)議書”。
“當時,我心里就慌了。”耿慶蘭事后回憶,此前沒有接到任何有關廠子解散的通知,怎么就這么突然。她拒絕繼續(xù)填寫表格,并詢問宋開民:“不是確認工齡嗎,怎么是終止勞動合同?”得到的答復是:單位給她3天時間,簽了這份協(xié)議,她將順利地拿到8.1萬元的經(jīng)濟補償;如果不簽,廠子倒閉后,雙方的勞動合同就自然解除。
她這才意識到:淄博海信可能要解散了。此時,在家的郝克峰也接到了同樣的電話通知。
7月3日,淄博海信在當?shù)孛襟w發(fā)布了一則簡短的清算公告。但工人們還是拒絕在“終止勞工合同協(xié)議書”上簽字。
“補償不合理,作為一個老職工,我很難接受。”郝克峰說。他2001年進廠,至今已滿10年,只能拿到4萬元經(jīng)濟補償。而那份協(xié)議書,沒有落款時間、名稱等,只能按要求填寫,更不允許職工帶走。
產(chǎn)量逐年遞減
2008年是淄博海信的一個“關鍵年”。
淄博海信前身是淄博電視機廠,原國家電子部彩電生產(chǎn)定點企業(yè)。據(jù)相關資料記載,1985年,淄博電視機廠引進日本電器公司NEC生產(chǎn)線與產(chǎn)品生產(chǎn)技術,主要生產(chǎn)“雙喜”牌黑白、彩色電視機,在市場上獨占一方。
據(jù)了解,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淄博電視機廠年產(chǎn)量不足4萬臺,企業(yè)負債高達8000萬元,瀕臨破產(chǎn)。而此時,距離淄博不遠的青島海信集團擁有品牌、技術開發(fā)、管理和營銷服務等方面的優(yōu)勢,恰逢產(chǎn)能擴張階段。經(jīng)淄博市政府同意,雙方簽署相關合同,組建淄博海信。
“淄博海信當時還是股份制企業(yè)。”據(jù)老職工劉其和介紹,新成立的淄博海信,海信集團擁有51%的股份,淄博電視機廠擁有49%的股份。通過資產(chǎn)關系,將淄博海信的生產(chǎn)計劃納入青島海信集團的統(tǒng)一管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淄博電視機廠破產(chǎn),青島海信全部購買其資產(chǎn),于是淄博海信成了海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資料顯示,1994年9月,淄博海信正式開業(yè)。1995年銷售收入近3億元,利潤800萬元,其利潤占到淄博整個電子行業(yè)60%以上,成為首家盈利大戶。
淄博海信“得意”之時,擁有兩條電視機生產(chǎn)線,機頂盒車間、空調(diào)板車間、電源板車間等。讓其更為“得意”的是,2007年開始,青島海信集團的所有顯像管電視全部由淄博海信生產(chǎn)。
公開報道顯示,2003年,海信集團的利潤是3.07億元,2007年,海信集團利潤為11.84億元,增長了286%。
郝克峰在電視機機殼車間工作。2008年,作為業(yè)務骨干的郝克峰覺察到,淄博海信的生產(chǎn)規(guī)模開始有所減少。進入2009年,只剩下1條生產(chǎn)線,雖然是滿負荷生產(chǎn)。在郝克峰的記憶中,2009年之前,淄博海信的電視機產(chǎn)量曾一天達到5000余臺。
變化從2010年開始。年初,淄博海信的一線職工開始輪流上班,平均每人每月上10天班,而產(chǎn)量隨之降到了每月大約2萬臺,后來則是1萬余臺。2010年年底,淄博海信的電視機生產(chǎn)線全部停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