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奢侈品“盛宴”究竟如何定價的?在現場記者也得到了各種不同的答案。在手袋柜臺,一位銷售人員稱,商品的標價都是按照國外的價格再按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換算而來,一般都會比專賣店便宜兩到三成;而柜臺另一側的銷售人員的回答則是,“我們都是根據國內商場的售價進行的調整”;而服裝銷售人員和收銀處的工作人員回答又不同,標簽上的原價都與國內商場定價一樣的,只是特惠場渠道在此基礎上再打折。
消費者有權查看授權文件
廣東省流通業(yè)商會執(zhí)行會長黃文杰表示,現在一些奢侈品網站和特賣的進口渠道多為跨區(qū)竄貨,通過私人從國外的奧特萊斯帶貨回國,如此才能有價格優(yōu)勢,但這些跨區(qū)竄貨的公司往往會稱,在國外有辦事處或采購中心。對于跨區(qū)竄貨的價格,黃文杰認為,如果是得到國外授權經營,同樣也需要承擔進口稅費,與專賣店可能沒有明顯價差。“而且現在各種渠道銷售泛濫,要得到奢侈品銷售授權并非易事。如果說有授權,可能是奧特萊斯開具的同意部分轉售證明。在銷售的時候,消費者有權要求銷售方提供授權證明文件。”
規(guī)定:價格欺詐嚴重者可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根據我國《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guī)定》,以下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部分例舉)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guī)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準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并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并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yōu)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4、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5、采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進行價格欺詐的,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給予警告,可以并處2萬元以上20萬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責令停業(yè)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yè)執(zhí)照。
價格之外的亂象 正品保證存疑
除了虛抬價格之外,實際上記者在招商銀行主辦的這次特惠場內還發(fā)現了其它兩大亂象,包括貨品來源不明和退換條款難以實現。
1、貨品渠道不明
“這么多品牌的奢侈品,你們是從哪里進的貨。”記者在現場曾詢問不同的銷售人員。
“我們都是從國外品牌商那里直接拿貨,沒有中間渠道,所以便宜。”一位銷售人員回答。但轉頭,記者得到的答案又不一樣。“都是公司從國外帶貨回來,跨區(qū)銷售。”唯恐記者聽不明白,他還給記者舉了個例子,就像國內賣的手機,也有港版和美版之分,公司的奢侈品銷售也是這個道理,這就叫跨區(qū)銷售。
現場銷售人員還稱,公司在上海已開設實體店,實體店里不僅有此次特惠場的品牌,更有Hermès、BV等頂級奢侈品。“我們所有銷售的品牌都得到了授權。上次我們在小蠻腰舉辦的特賣場還有手表呢。百達翡麗你知道嗎?”記者笑笑。
對此說法,新快報記者在本周一致電古馳(Gucci)中國貿易有限公司。公司相關人員表示,目前Gucci品牌在中國內地的經營形式只有開設直營店這唯一一種,Gucci在中國內地未曾授權過任何經銷商。對于市場上出現的其他商家出售Gucci產品的情況,須經過具體的調查求證后才能確定其進貨渠道是否會與國外代理商有關聯。不過,反正記者在招行特惠場內并未看到任何形式的授權文件或證明。
隨后記者進一步了解到,這家名為“逸尚優(yōu)購”的奢侈品網站主要分為線上銷售和實體店、全國特賣三種渠道。
2、退換條款難以實現
不管是在國外還是國內,正規(guī)渠道銷售的奢侈品都有全球保修的售后服務,那么招行特惠場如此多的一線品牌的服務又如何呢?
記者在收銀處發(fā)現,這里放置了一個不起眼的溫馨提示,其中提到:“逸尚優(yōu)購所有商品均經過正品驗證,如對真?zhèn)斡腥魏我蓱],請于購買后30天內到品牌專門店進行鑒定,并出具官方鑒定報告。”此外,任何商品相關問題聯系方式均是逸尚優(yōu)購的客服熱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