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加密貨幣投資者更傾向于自行保管像比特幣這樣的數(shù)字資產(chǎn),他們將私鑰存儲在硬件錢包中進行 “冷存儲”,而不是使用加密貨幣經(jīng)紀公司的 “熱錢包” 以及其他第三方數(shù)字托管選項。
戰(zhàn)爭和極端天氣,從近年來以色列到加利福尼亞的例子來看,表明將加密貨幣存放在個人版的 “銀行金庫”(即自行保管)存在一系列獨特且不斷變化的風險。
是否將加密貨幣作為長期持有資產(chǎn)可能是對數(shù)字資產(chǎn)感興趣的投資者需要做出的最大決策,但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該存放在哪里,可能會成為最具決定性的問題。
在今年早些時候加利福尼亞發(fā)生野火之后,社交媒體上開始出現(xiàn)一些聲稱比特幣損失的帖子。一些用戶展示了原本用于保護助記詞的金屬板被燒毀,變得難以辨認,或者描述了要找回存放在受火災影響銀行的保險箱中的加密貨幣密鑰有多么復雜。雖然無法核實關于火災燒毀包含所謂 “硬冷存儲” 加密錢包和助記詞的硬盤、筆記本電腦及其他存儲設備的個人說法,但可以確定的是,比特幣的自我保管存在一系列獨特的安全問題,而且這些風險還在不斷增加。
加密貨幣持有者通常會使用某種形式的所謂 “錢包”,錢包有幾個主要特點:該錢包是否連接到互聯(lián)網(wǎng),以及錢包中直接嵌入的用于交易和轉賬的控制權有多少。此外,還有一個根本問題,即加密貨幣投資者是否完全使用第三方進行托管,還是對自己持有的資產(chǎn)保持完全的托管和交易控制權。
標準的第三方平臺 “熱錢包”(比如 Coinbase 或Blockchain.com提供的服務)是持續(xù)連接到互聯(lián)網(wǎng)的。另一方面,“冷存儲” 和 “冷錢包” 包括離線保存私鑰的硬件設備(如 U 盤),甚至只是寫在紙上或金屬上的助記詞(一種主恢復代碼,由 12 到 24 個單詞組成,用于恢復對加密錢包的訪問權限)。當硬件錢包或助記詞的離線備份通過另一臺設備連接到互聯(lián)網(wǎng)時,就可以用來訪問加密貨幣。
對于第三方托管選項,有一些措施可以幫助所有者保持警惕,防范可能會訪問到聯(lián)網(wǎng)平臺的網(wǎng)絡犯罪分子所帶來的威脅,包括使用雙重身份驗證和強密碼。美國司法部下屬負責美國執(zhí)法資產(chǎn)沒收的美國法警局,使用 Coinbase Prime 為其沒收的數(shù)字資產(chǎn)提供托管服務。
許多比特幣多頭更愿意自行保管像比特幣這樣的數(shù)字資產(chǎn),部分原因和他們一開始對比特幣感興趣的原因相同:對某些形式的機構控制缺乏信心。加密貨幣經(jīng)紀商提供的托管錢包以便利性換取了交易所被黑客攻擊、關閉或欺詐的風險,就像備受矚目的 FTX 倒閉事件那樣。而野火只是最近一系列全球事件中的一個例子,這些事件引發(fā)了更多關于加密貨幣托管爭論轉變的問題。中東地區(qū)持續(xù)的沖突以及俄烏沖突,已經(jīng)促使海外的比特幣多頭重新思考他們的自我保管方式。
自我保管公司 Casa 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尼克・紐曼表示,世界上像自然災害這樣的物理風險是一個重新審視比特幣安全機制以及大多數(shù)人在操作中常見安全漏洞的機會。“大多數(shù)人用一個私鑰來保護他們的比特幣。如果那個私鑰在單個設備上,或者以助記詞的形式寫在紙上,這就是一個單點故障。如果你丟失了那個私鑰,你的比特幣就沒了。” 他說。
紐曼指出,很明顯,把助記詞寫在紙上是抵御火災能力最低的保護方式,但這卻是常見的做法。把這些紙條放進防火袋或保險箱里能提供一些保護,但作用不大,而且即使采取額外措施,把助記詞寫在 “堅不可摧” 的金屬存儲板上,也存在一些失效點。一方面,這些金屬板可能并沒有那么堅不可摧;另一方面,在廢墟中可能根本找不到它們。
“從邏輯上講,考慮到加利福尼亞火災發(fā)生的地點以及在 X(原推特)上分享的故事,很有可能比特幣已經(jīng)丟失了。” 紐曼說,“其中一些說法相當有說服力。”
Casa 會對助記詞備份進行年度壓力測試。
一些自我保管服務,比如 Casa,提供多重簽名設置,降低了單點故障的風險。一個多密鑰加密 “金庫” 可以包括手機密鑰、多個硬件密鑰,以及像 Casa 這樣的公司代表所有者持有的恢復密鑰。
多重簽名托管方式允許所有者持有大多數(shù)密鑰,而一個可信賴的合作伙伴持有少數(shù)密鑰。Swan Bitcoin 的董事總經(jīng)理約翰・哈爾表示,在這樣的設置下,所有者需要同時丟失所有的物理設備和所有的助記詞副本才行。只要所有者能夠訪問至少一個設備或一個助記詞,他們就能夠找回自己的比特幣。哈爾說,這種方法應該能顯著降低在像自然災害這樣的事件中所有設備都丟失的可能性。
“你可以把這些密鑰分散在多個地區(qū)甚至多個國家,并且你需要五個密鑰中的任意三個來批準一筆比特幣交易。” 紐曼談到 Casa 的五密鑰方法時說道。
受監(jiān)管的加密貨幣托管商 Fortress Trust 的首席行政官喬丹・巴爾塔佐爾表示,我們在個人生活其他方面使用的最佳實踐也應該應用于加密貨幣領域。一方面是存儲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對風險的權衡。他說,在將個人敏感數(shù)據(jù)備份到云端以確保數(shù)據(jù)不丟失或不損壞方面,數(shù)字資產(chǎn)和其他數(shù)據(jù)沒什么不同。
包括 Coinbase 和杰克・多爾西的 Block 在內(nèi)的公司提供的產(chǎn)品試圖融合其中一些理念,打造出一種更安全且使用起來依然方便的加密貨幣錢包。有 Coinbase Vault,它在用戶能夠訪問用于交易的加密貨幣資產(chǎn)之前設置了增強的安全步驟。還有 Coinbase Wallet 和 Block 的 Bitkey,它們都有像傳統(tǒng)錢包一樣的移動應用程序,使轉移比特幣變得容易,但同時具備與硬件錢包配對的能力,并且增加了通常與冷存儲相關的安全性。
Bitkey 硬件要求對交易進行多重授權以增加安全性,類似于 “多重簽名錢包”。Bitkey 還提供恢復工具,這樣自我保管中最大的風險之一 —— 丟失恢復冷錢包所需的代碼或短語 —— 就不那么成問題了。
像多爾西公司推出的這類解決方案可能有助于解決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間的矛盾;至少,它們凸顯了這種矛盾的存在,并且這很可能會成為加密貨幣更廣泛普及的一個障礙。除了野火、各種自然災害和沖突等形式的風險之外,比特幣的自我保管還可能面臨所有個人風險中最大的風險:比特幣所有者的意外死亡?梢哉f,在解鎖加密貨幣的保管鏈方面,沒有什么比繼承問題更復雜的了。
Coinbase 在釋放托管資金之前需要遺囑認證法庭文件和特定的遺囑指定,而物理錢包幾乎不提供任何支持,這可能會使所有的數(shù)字價值都被鎖定在一個私鑰上。Bitkey 在 2 月份推出了其繼承解決方案,一位 Bitkey 高管稱這是在解決 “一個可能會引發(fā)數(shù)十億美元損失的問題”。
“在比特幣上有大量投資的人絕對需要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如何保護它。” 紐曼說。他表示,在像加利福尼亞野火這樣的災難發(fā)生后,或者當像 FTX 這樣的交易所倒閉時,這個行業(yè)確實會看到更多的加密貨幣持有者采取行動,轉向更安全的存儲設置。“我想,等到‘壞事發(fā)生’才促使人們采取行動改善自己的個人處境,這是人的本性。” 他說,“但我認為,如果人們能更積極主動一些會更好。否則,他們就有可能遭遇那種‘壞事’,到那時就太晚了。”
來源:新浪財經(jīng) 環(huán)球市場播報